今日开学第四十八天,上课第三十二天。
早上她爸说:“回去吧,有人放学一到家就四处看看,嘴硬又不好意思直接问。”我说:“暂时不回去,反正平时你老说上班带娃又不累,正好你借机多体验体验。”手机那头她爸一声叹息。
下班吃了碗肉丝面,超市里逛逛啥也没买,回家睡觉。中午她爸又问:“啥时回来,娃起床不闹腾了,惩罚哪意思意思就行了。”“知道了,等会晚上给她送饭。问她可要?”“求之不得,求之不得,是不是?”电话那头故意这么问,只听小李说下午五点啊,这孩子就是嘴硬。
匆匆赶回去做了蜜汁鸡翅,高瓜肉丝,凉拌三丝,把饭预约着。接着又急急赶去医院开会,散会已是四点半,再骑行至公寓楼,装好饭看看时间差不多,拎着保温盒去学校小门等。
正常时间四点五十五下课铃响,今日考试故推迟下课。五点已过,学校里很安静,门口也有三三两两送饭的家长在聊天。聊来聊去无非就那几个话题,孩子,家庭,个人等等。过了五分钟,还是没有学生出来,这个天,站在冷风里人被吹得直打哆嗦。又过了几分钟,陆陆续续有学生出来到门边接饭。再过了几分钟,小李出来了,看见我的一刹那,眼神流露出笑意,马上又有些懊恼的说:“死了死了,错了两题。”“死了就死了呗,只要坚守在阵地上,总有站起来的时候。”举起饭盒,稍稍踮起脚,将饭盒递过门顶,小李接过饭盒朝教室走去。天冷,赶紧回家,家里终归比外面暖和多了。
吃过晚餐,和她爸去看电影《长津湖》,小李于国庆节刚上映时看过。只要是有关爱国题材的电影,我都支持她去影院看。特别是这种大片,一般都会有中英文双语,既可以点燃她心中的爱国情怀,又可以听听英语口语,何乐而不为呢。《长津湖》电影时长三小时,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战士的英勇不屈铮铮铁骨,用鲜血和生命铸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最后美国人节节败退。影片中有一段话讲得特别好,它是用来激励他人的话:人就像鸡蛋,从外向里打破,可能就是一个蛋。如果从里往外突破,那就是天上的雄鹰了。可以这么理解:人的潜能其实有无限大,看你如何去激发它。还有一段话这样说:这战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打……我们处在和平发展的时代,仅仅从影片中是无法感受前辈们的出生入死,顽强不屈的精神意志,在零下三十四度的冰天雪地里,如何能保持始终警醒的姿势一动不动,直到冻成冰雕。我们只能借影片去重温那段历史,以此提醒自己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电影散场时,我还在回想着影片中的场景。想着鸡蛋的例子,突然间又想到董卿说过的一段话。她说:人的大脑就像一个空瓶子,它的价值在于你往里面装什么。比如:空瓶子最多值一毛钱,往里面加水变成矿泉水,价值就成了一两块钱,你再往里面装知识它就成了无价之宝。董卿以此来劝告大家要多书,读好书,只有增长智慧,人生便永远丰满。因此,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路在哪儿,前路是否坦途,都在于心中自己对理想的渴望与坚持。
看完《长津湖》已是十点,从成瑞上影骑行至碧桂园,估摸着小李也差不多快放学了。果然我们到家一会她就回来了,一开门就说:“今天的饭菜不错,都吃完了不够,还蹭了同学一包泡面。”语气很轻快,全然不见作日的兴师问罪。她爸说还好我来了,不然一日三餐让他头疼。这话说的,我的一日三餐天上掉下来的吗?我的手天生会做事吗?还不是久而久之锻炼出来的。她爸听完不吭声了。有时我在想人的胃如果像骆驼一样,吃一顿管一个月那就省事多了,但会因此削弱我们大脑思考的过程,那和骆驼又有啥两样呢。
有时也会开玩笑的说来生想变成什么样什么样,好像除了女人别的都有想过。甚至有时觉得做猪也挺好,特别是像王小波眼里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想到王小波,想起他的冷幽默,我这张丑脸就泛起微笑……
夜深,该睡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