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命线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线,有的像马路一样平稳,有的像股票线一样上上下下,我的生命线像什么呢?像三线谱。今天,我来给大家描绘一下我的生命线。
我13岁的时候,我的作文被老师当成范文读给全部同学,树立了我对写作的信心,种下了我想成为作家的种子。
14岁的时候,我的所有科目中唯独历史成绩年级第一,我知道自己的天赋在这个领域,我想长大后学历史,成为一位侃侃而谈、博古通今的人。
15岁的时候,我被选为香港回归主题演讲的备用演讲者,当年每个年级只能选一位同学参加镇里举办的这个演讲比赛,由于首选顺利演讲,尽管我备稿充分,可我没有机会登场。那种遗憾,今天在头马得到弥补,而且对演讲的渴望始终存在。
还是15岁,我遇到了一位非常勤奋刻苦的同学,她的妈妈因为生她难处导致瘫痪,妈妈由全村人好心人轮流照顾,她才可以上学。她的拼搏精神影响了我,我也开始拼命学习,英语从此扶摇直上,正是英语学习奠定了我人生自信的基础。
24岁毕业于郑州大学外语系,毕业就结婚了,因为我的作文写得好,我追到了我青梅竹马的老公,也向他求婚成功,结婚不久就有了像他一样帅气、像他一样有才华的儿子,儿子今年高一。在工作上,因为善于写工作总结,并能提出建设性的想法,受到了领导以及老板的青睐,使我在事业上风生水起。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为作家,但是写作不仅让我收获爱情婚姻事业,还让我内心无比丰富和富足。能不能成为作家,以后再说,无论什么年龄,梦想总是还得有的,而且要不忘初心,念念不忘,毕业回响。
上帝给每只笨鸟留了一个矮树枝。说实话,由于我天资笨拙,英语只要勤奋就能学好,于是我把英语学好了。大学毕业后,我做了10年英语老师、3年英语编辑。可我内心对于历史的热爱与日俱增,38岁的我选择辞职,辞去了全国最大的高考教辅出版公司编辑的稳定岗位,用半年时间备考历史学研究生,结果以总分第三的成绩被河南大学历史系录取,学习世界史,中东-以色列方向,主攻外交,毕业论文研究的美以关系。我虽然没有成为一个博古通今的人,可我走在了这条路上。我的孩子说我是“懂妈”,字面意思是“懂的比较多的妈妈”,我觉得还有一层含义是:就算遇到不知道知识,妈妈也愿意去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虽然15岁没有代表学校去参加香港回归的演讲,但是我2013年就加入了头马,郑州YELLOW RIVER俱乐部,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很快就离开了俱乐部。不过,11年后,我又回来了,这次回来就不打算走了,这里可以不用当演讲比赛的备胎,我可以尽情展示我自己。在黄河,我可以尽情地发表英文演讲,在九歌我还可以尽情地发表汉语演讲。更值得一提的是,九歌的云自习使我快速成长,这里有这么多优秀伙伴的陪伴、鼓励、切磋,还有即兴演讲部分优秀点评老师的指导,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双语演讲中有所建树,在领导力方面突飞猛进。道阻且长,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