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
我儿子学习成绩不好,虽然高中毕业了,但没参加高考,他通过春季单招考试,录取到了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回想起儿子十二年来的学习状况,令人唏嘘不已。小学时,儿子的成绩在班上十名左右,进入高年级段数学稍微有点吃力。到了初中,在班上的排名开始下降,尤其在初二这个分水岭,变化比较大,理科成绩越来越差,能够拿出手的,仅剩下语文这一门家底了。
职普五五分流,就像一块大石头,始终压在我和儿子的胸口。我时常发呆,儿子考不上高中怎么办?我这个当初中老师的妈妈,脸儿往哪搁?周围同事的孩子,不是在市重点中学,就是在县重点,互相比较一番,甚至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屋漏偏逢连夜雨,儿子本来成绩就差。进入初三时期,又莫名其妙地叛逆起来。现在回想起来,似乎能够理解,孩子也有他的苦衷和压力。在学校,老师日复一日地训导,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回到家里,除了变着花样的饭菜,就是各种唠唠叨叨,这科周考成绩怎么样,本月排名进步了,还是后退了?孩子不胜其烦,有一次甚至流着眼泪哭道,“我不想上高中了,我就愿意读个技校,怎么啦?”哭过之后,他还是背着书包去补课,在学历越来越贬值的今天,回想起三年前的时光,有一股酸酸的感觉。
犹如决定命运的中考,还是像往年那样如期而至。我们一家三口如临大敌,丝毫不敢怠慢。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第二天就要正式考试了,前一天晚上儿子却莫名的肚子痛,终究是没有休息好。第二天一大早,我赶紧带他看医生,贴上中药药剂。考完第一科,儿子中午回来,感觉很疲惫,进了家门倒头就睡,起来后只吃了一点饭,脸色还有点苍白,愁眉苦脸地考完了第二科。还好,第二天,身体正常。在忐忑不安中,中考结束了。
出成绩那一天,我们一家三口,都有点紧张,尤其是孩子,不敢看成绩。嗨,分数还是出来了,四百九十五分。儿子有点欢呼雀跃,因为上年的分数线是四百六十分。我这个当老娘的,眼眶都有点湿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年本县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大涨到了五百分。因为各个初中学校,在考试前劝退了一千名学生放弃中考,这样本县的升学率就高了。不幸中的万幸是,儿子被市里一所民办高中录取了,毕竟是拥有普高学籍的,我们也很高兴。
儿子上高一时,第一次住校,非常不适应那所民办高中死板苛刻的管理制度,我们也只是鼓励他努力学习文科知识。到了高二,儿子突然说,他想放弃高考,参加春季的单招考试。起初我不愿意,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同意了儿子的决定,因为他的数学成绩差得不是一星半点。高中时期他也从来没有补过课。
我在抖音里特意关注了几位陕西单招的网红老师,时不时地听一些有关单招考试的常识。了解到单招考试文化课只考语数英,每门一百分,共三百分,在一张试卷上;面试也占三百分,总分六百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二O二三年的夏季高考如约而至。这一次,我非常关注,尤其是各个公办高职大专的录取情况。当了解到本市的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大涨一二百分时,我毅然决然地对丈夫和儿子说,不能再犹豫了,一定要走单招。
也就是这次高考后,抖音里那几个网红老师,一再强调,现在单招已经不是过去那种有手有脚就能考上的时候了,单招形势越来越严峻,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多刷题多实训,才能考上公办大专。听得短视频越多,我的焦虑情绪越严重。还是给儿子花钱报个单招培训班吧,最起码可以补一补数学成绩,最起码保证考个公办高职大专嘛!上这个民办高中,确实费银子,供一个顶仨个。如果再上个民办大专,学费一年两万左右,人家公办大专才六千。让人无可奈何的是,我家那楞小子不愿意去培训班。
时间又到了二O二四年的春节,我买了一套陕西单招甲卷真题,一边跟着哔哩哔哩的老师学,一边辅导儿子数学,一百分的试卷硬生生从二三十分提高到了六十分。英语做了几套题,语文根本没管。又在家里进行了十次左右的面试模拟训练。三月下旬,参加了陕交院的文化课考试和面试,虽然今年的单招考试难度有所增加,但总体来说有惊无险,比较平稳。四月份,顺利录取。
六月份,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对于这次高考,我是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八月上旬,专科录取结果出来了,多所高职大专最低录取分数线超过了陕西省二本控制线,排名第一的陕工院,大专分数线居然超越二本分数线四十七分。由于大家普遍囊中羞涩,民办院校遇冷。本市那所不受待见的职院,文科理科分数线仅仅比二本线差十分,而在大约三四年前,一百五十分以上,就可以上这所末流职院。据说,今年陕西滑档的学生有七八万人。
对此我感到很庆幸,仿佛捡漏了一般,因为儿子如若参加高考,铁定没有公办学校录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各大专院校把百分之八十的招生指标投放在春季单招上,留给夏季高考的招生指标仅仅几百人。最近几年,又是学生数量最多的,难度增大显而易见。十七八岁的孩子总得有学上吧,最终的录取情况,让那些看不起单招,高考又滑档的家长学生大跌眼镜,懊悔不已。明年陕西实施新高考,单招培训越来越火,分数线水涨船高,不确定因素又增加了……
儿子单招考了个公办大专,我却乐呵呵的,可能会引起无数人的嗤笑。但我觉得当今社会,各种变化日新月异,终身学习将伴随一生,只要孩子不厌学、三观正,我可以耐心地等待他在学习上的开窍期,即便等不来,学个一技之长,能够安身立命,也是蛮不错的。人,不应该活得太累,我们需要善待孩子,善待自己,简简单单,快快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