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英雄寻根,让忠魂归乡寻找王清和烈士失散78年四川老家亲人启事王清和曾是359旅连长

王队长进入烈士陵园


      王清和烈士墓,在延长县委、县政府以及各级民政、退伍军人事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已于2025年8月26日完成迁葬。良俭村支部书记冯耀华带领八名村民,前往崖瑶嘴沟洼,将王清和烈士的遗骨恭敬拾殓入棺,并由退伍军人冯鹏驾驶遗骸车,前车由冯耀华驾驶,后车由冯晓红驾驶,护送前往延长县烈士陵园。县有关部门已在陵园内为烈士修葺新墓,并于上午十时许举行安葬仪式,仪式由相关部门主持。良俭村党支部、罗子山乡党委及县委、县政府均敬献花篮。我们村民原本希望就地重新安葬于良俭村,以表达对烈士的崇高敬意,但退伍军人事务局需按工作要求执行。无论如何,根据我外爷的回忆,并结合《红色延长》中呼寿荣同志的文章,促成了各部门办好此事,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想起外爷当年讲述与王队长并肩作战的情景,深感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实在幸福。将王队长迁葬至延长县烈士陵园,既圆了外爷的心愿,也让我心里踏实许多。


    因时间跨度大,寻找王队长墓址十分困难。村中老人只知大致方位,不详具体位置。走访中得知,良俭村孟居和老人生于王队长牺牲之年,其父常指认墓地位于自家地中崖畔地塄下,并讲述王队长作战故事。孟居和带大家至崖瑶嘴沟洼地处,该地槐树茂密。根据他的记忆挖掘未果,老人点上三炷香,对王队长说道:“王队长,上级安排请您去烈士陵园,我们来迎请您了!您在哪里?若有灵,请扔一块土疙瘩示意吧!”众人在地塄下挖掘,见土顺水壕流下,水壕下面有空旷的声音,便沿水壕深挖,发现几块小石板,疑似供桌,随后找到墓穴。孟居和表示,因后来耕地平整,地塄被挖变样,显得墓已不在原处,而移至洼地中央。经78年水土流失与农耕,墓穴较浅,很快便显露出来。打开墓窑,众人惊讶地发现,王队长棺木仍完好立于墓中。冯红安首先进去拿出砖和瓦,上面记载着王队长的生平事迹,也是证明王队长身份的重要依据。揭开上盖,两侧木板才散落。可见当年良俭村民修建墓窑牢固,所用棺木材质上乘,仅揭盖时才散架。墓内的砖瓦,载明王队长属三五九旅,籍贯四川,但具体县名已难以辨认。两块砖上均记录其生平,可知王队长是被迁葬至崖瑶嘴坡洼。


    外爷曾言,王队长最初安葬于良俭狼驹坪。不久,村中有人生病“通传”,王队长附身病人,以训练战士的口吻说话,声音非病人原有,而是王队长的声音。老人们认为王队长牺牲冤屈,故将其迁葬至崖瑶嘴。原以为王队长无亲人,当年又物资匮乏,可能未有棺木,没想到良俭村民待烈士极为敬重,墓窑未塌,棺木仍立。参与这次迁葬工作的人有:村支书冯耀华、村长冯晓红、向导孟居和、冯海鹏、冯鹏鹏、冯红安、冯步清、赵树海。拾遗骨的人有:冯耀华、冯步清、冯晓红和孟居和。良俭村委会代为烈士购置新棺及衣物,将遗骨拾入新棺,覆盖新衣、新的被褥。坡洼地久未通行,槐树与酸枣树丛生,为顺利抬棺上坡,大家专门修整道路。


    村民认为,将王队长迁至烈士陵园,使其魂有所归,不再孤单。临近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迁葬更具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此举既是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亦为传承红色基因。通过改善安息环境,为后人提供瞻仰场所,使烈士精神永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载体,集中安葬便于开展纪念活动,增强教育效果。从文化传承看,集中安葬有利于历史研究,挖掘事迹,弘扬红色文化。迁葬也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科学规划既保护墓地,又促进城市发展,彰显对历史的尊重。此举还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共同缅怀唤起民族认同,增进团结,凝聚奋进力量。


    迁葬连通过去与未来,既是对历史负责,亦为对未来承诺。借此我们可更好传承烈士精神,为社会注入持久动力。


    王清和队长牺牲于1947年5月17日清晨,时年30余岁,安息于陕西省延长县罗子山镇良俭村崖瑶嘴78年。该村地处黄河西岸残塬沟壑区,位于狼神山与延河之间,系1937年7月至1948年8月固临县安泰区区政府驻地。1946至1947年间,红军主力远战,安泰区初生政权与民众仅靠地方游击队武装保护。1946年下半年,固临县政府令各区组织民兵集训,约200多名民兵参加冬训。我外爷冯学得于此时加入革命。1947年正月,又补充百余名新兵。上级派来军事教练王清和,后任固临游击大队一支队队长。外爷称,王队长早年参加红军,经历过长征与抗战,是年约30的南方人,已有十余年军龄。他从三五九旅连长任上,奉命支援地方武装。王清和军事素养高,训练严格,示范后集体操练,野外演习总是冲锋在前。虽不熟悉本地道路,但布置岗哨位置精准,令当地人叹服。呼寿荣回忆,王清和外地口音,身体单薄,平易近人,不配匣子枪而扛步枪,枪法极准,有依托或无依托皆弹无虚发。号吹得好,且身先士卒,常夺过机枪或军号,一边吹号一边冲锋。在他的带领下,胆怯战士也敢冲锋。王队长牺牲后,遗体运回二十里外良俭村,安泰区政府将其安葬于狼驹坪,后迁至崖瑶嘴林木葱郁处,静眠78年。


    如今,王队长已安葬于延长县烈士陵园。作为烈士献血埋骨的热土,各级政府、组织、干部、群众和乡亲,应永远深切铭记王清和烈士。这是我们受其荫庇的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还应广泛宣传烈士事迹,动员公益组织、志愿者、热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循“三五九旅”线索,乃至溯源至红军长征起点瑞金等地,寻找王清和烈士子女、后人或亲属,慰藉烈属牵挂与烈士在天之灵。

      值此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辈良俭村民扶王清和烈士的遗骸至烈士陵园,今日延安普降甘霖,特细数王队长之英勇事迹,缅怀先烈,娓娓道来,诸君倾听。


呜呼清和 蜀山苍苍 延水泱泱 少年从军 别离故乡 长征万里 血战八方 三五九旅 铁臂铜墙 奉命支边 训练民兵 固临大地 旌旗扬扬 号声嘹亮 枪法无双 狼神山月 见证忠肠 延河波浪 铭记担当


四七年夏 战火纷飞 白匪犯境 凶似豺狼 王队长率众 保卫家乡 东九殿前 浴血沙场 冲锋号响 身先士卒 弹雨倾盆 血染黄土 三十年华 永驻北疆 乡亲掩泪 收殓忠骨 槐木为棺 葬之后梓 英灵不昧 托梦迁坟 崖瑶嘴上 槐荫护魂 七十八载 风雨沧桑


今逢胜纪 八十周年 县乡同心 迁葬英灵 书记耀华 带领村民 八人小队 寻访荒山 孟居和老 指认旧塬 焚香祷告 土落现踪 深挖水壕 得见石板 墓窑完好 棺木犹存 槐材虽腐 正气浩然 砖铭旅号 籍贯蜀川 新棺锦衾 恭敬迁请 修路斩棘 三车护送 陵园新墓 青石巍巍 花环列列 哀乐低回


忆昔当年 外爷从军 与君并肩 共抗敌寇 训民兵 布岗哨 同饮延河水 共卧黄土丘 君牺牲 爷心碎 脱戎装 奉慈帏 虽留乡土 常念战友 八十春秋 此恨悠悠


今日迁葬 既慰英灵 更安生者 烈士陵园 松柏长青 忠魂有依 抗战胜利 八十周年 饮水思源 岂忘先烈 血沃黄土 方得丰年 吾辈农民 躬耕盛世 牢记当年 跑贼惊惶 外婆抱子 夜躲山沟 崔家男儿 铁骨铮铮 舍命护宝 浩气长存 更有无数 无名英烈 化作了 万里春风 护佑着 稷泰民安


望狼神山 巍峨依旧 听延河水 呜咽如昔 崖瑶嘴上 槐花年年开 烈士陵前 香火代代传 愿王队长 安息九泉 看中华崛起 慰平生志愿 我辈农民 虽握锄犁 亦知忠义 必铭历史 护山河 守太平 继遗志 振乡邦 以丰收硕果 祭奠英烈 以淳朴心香 告慰忠魂


呜呼哀哉 伏惟尚飨 清和队长 永垂不朽 百姓不忘 山河永记 千秋万代 共仰光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