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全人类彼此的协作链接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举个例子,在原始社会,我们需要沟通的对象就是在自己的家族内部。对于外部的沟通基本就是抢猎物、抢地盘等等需要武力应付了。
封建的农业时代,我们的沟通范围基本上是生活的这座城邦,一座城邦基本可以满足农耕文明时代的人。
到了近现代的工业时代,我们的沟通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因为有了火车、汽车这些蒸汽时代的产物,我们可以把全国的距离都大大缩短。
而21世界的互联网时代,把全世界的距离都缩短了,我们把地球称之为地球村。我们可以随时跟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任何地方的人进行沟通,我们的沟通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便捷。
所以,学会高效沟通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最值钱的通用技能。而且现在关于沟通这个问题的探讨非常多,随便在网上一搜,各种关于提升沟通力的课程、书籍。
跟大家简单探讨两个问题,什么是沟通、高效沟通的原则是什么。
什么是沟通?
我们每天都在跟家人、朋友、同事或者陌生人进行沟通,可以说是沟通构成了我们的世界。关于沟通,在《哈佛管理全集》里有这样一段记载:沟通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通过某种或多种媒体、途径、方式将一定的信息从发送者传递给接受者,并获取理解的过程。
这句话有两个重点,第一,沟通的形式不仅限于谈话交流;第二,沟通的结果一定是对方取得理解。
曾经有句话说成功的因素15%是专业知识和技术,而另外85%是沟通与人际关系。所以沟通能力对我们人生的影响非常大!
“不好意思,我很忙,我没有时间听你说。”、“你根本就不懂我!我和你没法沟通!”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经常有在生活中听到过,有的是不愿听、没听懂、没理解或者觉得自己没法说。
那沟通为什么这么难呢?其实大家来看这个沟通漏斗原理就能明白。从我们自己知道的信息,经由我所说出来的,到最后对方能记住的,信息竟然衰减到了10%!
分享一个关于沟通的小故事。大明刚刚结婚不久。某天老婆正在厨房忙晚餐,大明想帮忙做点儿事,于是就说:“亲爱的,我能帮什么忙吗?”老婆说:“看你笨手笨脚的,找点儿简单的,就剥洋葱好了。”大明想,这个再简单不过了。但是刚剥不久,他就被呛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他不好意思去向老婆请教,只好打电话向老妈讨教。老妈说:“这很容易嘛,你在水中剥不就得了!”大明于是按着老妈的方法,完成了老婆的任务,开心得很。于是打电话对老妈说:“老妈,你的方法真不赖!不过美中不足的就是在水中要时常换气,好累人喔!”
这个故事的大明虽然看起来有点傻,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讲话的效果虽然是由说的人控制,但却是由听的人决定。还记得我们在前面说的,沟通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是需要取得对方理解的过程。所以不管我们说的人讲的多么正确,只有对方准确收到你想表达的信息,这段沟通才有意义。特别是在当下,我们的沟通方式与沟通的内容已经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所以我们需要掌握高效沟通的能力,接下来聊一下第二个话题,高效沟通的原则。
掌握高效沟通需要从说、听、问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高效沟通原则——说。古语有云:一言可以兴邦。如何把话说好,以下四个要点非常关键:
1、主题鲜明。
先来做个思考题,如果你邀约几位企业主客户明天参加聚会,但临时需要调整会面时间,请整理以下信息,和张总预约时间,你将如何表达?
“张总,李总来电话说他明天3点钟不能到场,王总说他不介意晚一点碰面,明天也可以,但10﹕30以前不行,陈总的秘书说,陈总明天较晚时间才能从法兰克福赶回来。餐厅包间明天已经有人预订了,但星期四还没有人预订。聚会时间定在星期四11点似乎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看完这段文字,请你先暂停一下,思考如果是你,你将会如何将以上这段信息给你的领导进行汇报?
————
其实上面这段话的最大问题就是讲了一大串内容,但是听者很难抓到重点,听明白你到底想表达什么。用一种平铺直叙的方式,一直到最后一刻才把问题抛出来,这就会导致听者在这个过程中的信息读取压力很大。
其实要做到讲的话主题鲜明,要做到两点:明确核心思想、要点精炼且掷地有声。
我们可以先把这段话的核心诉求抓出来,紧接着把原因精炼的描述出来。可以这样说:张总,可以将明天的聚会改在周四的11点吗?因为这个时间首先王总和李总都会更加方便,其次陈总也能正常出席,而且餐厅只有周四还有空档。
2、逻辑清晰。
爱因斯坦对学生说:“有两位工人,修理老旧的烟囟,当他们从烟囟里爬出来的时候,一位很干净,另一位却满脸满身的煤灰,请问你们谁会去洗澡呢?”
一位学生说:“当然是那位满脸满身煤灰的工人会去洗澡喽。”
爱因斯坦说:“是吗?请你们注意,干净的工人看见另一位满脸满身的煤灰他觉得从烟囟里爬出来真是肮脏,另一位看到对方很干净,就不这么想了,我现在再问你们,谁会去洗澡?”
有一位学生很兴奋地发现了答案:“噢!我知道了!干净的工人看到肮脏的工人时,觉得他自己必定也是很脏的,但是肮脏的工人看到干净的工人时,却觉得自己并不脏啊!所以一定是那位干净的工人跑去洗澡了。”
爱因斯坦看了看其他的学生,所有的学生似乎都同意这个答案,只见爱因斯坦慢条斯理地说:“这个答案错的……两个人同时从老旧的烟囟里爬出来怎么可能一个会是干净的,另一个会是脏的呢?这就叫做“逻辑”。
分析问题的原因,理由及对应的结论。当一个人的思路受到牵绊时,往往就不能十分清楚地找寻到一切事理的根源和逻辑。
3、表达有道。
也就是一件事情,如何通过你的表达,变得让对方更加容易理解,这是你的表达有道。平常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演讲高手,他们在演讲中会用很多技巧,比如:比喻、故事、数据等等,增强表达的效果。
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就是一位打比喻的高手,他曾经表达过一个观点:一个人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受限于这个人过往的经验。这个观点如果这样表达出来很难一下感受到这个观点的分量,而且去理解这句话还得自己想想脑补一些自己曾经见过的佐证。
但芒格没有这样表达他的观点,他只说了一句,听者瞬间就能明白他说的道理是什么意思。他说: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
除此以外,能够运用数据来帮助自己表达,也能如虎添翼。比如在和领导总结汇报的时候,你想展现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自己的进步,你这样表达:“领导,我这个季度的业绩目标的已经达成的很好,而且我感觉这段时间进步很大”。如果你这样说,领导心里肯定会有很多疑问,达成了多少业绩会被称之为很好?进步很大体现在哪些方面?
如果加上数据更有说服力:“领导,这个月我的团队业绩做到了135万,达成率是105%,同比提升了21%。客户满意度也大幅提升,老客户复购率提升了35%。”
在跟不了解当前话题的听众聊天时,你可能要把数据、类比这两个技巧叠加使用。
比如说:深圳有个最牛街道办——粤海街道办。为什么牛?因为这个街道办辖区的上市公司总产值高达4.85万亿!这个4.85万亿什么概念呢?作为老牌一线城市的广州,整座城市的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33万亿。南京市的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25万亿、直辖市重庆6313亿。所以说,一个粤海街道办辖区的上市公司总市值相当于2个广州、4个南京、8个重庆!
这里引用的4.85万亿就数据的技巧,当如此庞大的数字,普通人可能没有清晰的概念,那么接着用其他城市的上市公司市值做了一个对比,最后用市值的数量做了一个个数做了一个比喻。
4、重点突出。
我们可以通过重复、语调/气、演绎、证明等等技巧强调并突出重点。比如通过重复,是很多广告商多年以来一直喜欢使用的技巧。通过浓缩一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语,然后再同个时间重复两次或者三次甚至以上的次数,来达到洗脑的效果。这个就是一个典型的重点突出的案例。比如以前的央视会在黄金时间重复播放三次脑白金的广告,导致我至今说到这个技巧第一个就想到脑白金的广告!
以上,通过主题鲜明、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表达有道4个方面聊了第一部分说的内容。
第二个高效沟通的原则——听。学会聆听,才能让我们的表达直击重点,真正的沟通高手,首先会成为一位聆听高手。
可能有人会觉得,聆听最简单了。我就安安静静听他讲话,不插话就行了呗!
但其实不然,你聆听的状态,讲述者是最能直观感受到的。很多人在沟通的时候在潜意识的有选择的听,或者是假装在听甚至很多时候是忽视的听。其实,要做好沟通,不止是要做好专注的听,而是要做到同理心的倾听。
“同理心倾听”就是体会对方的情绪和感受,理解对方内心的想法和观点,并站在他的角度共同思考和探讨处理问题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
聽——来看听这个字的繁体字,左边告诉我们耳听为王,右上是十目加一心,表示不光要耳朵认真聆听,而且要目光注视,一心一意的关注讲述者。
大家在平常的倾听都会走进这几个误区:
1、急于表达。大部分人在倾听的时候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作出回应。因此,要么就是插嘴说,要么就是心里准备说。
美国二战著名的巴顿将军为了显示他对部下生活的关心,搞了一次参观士兵食堂的突然袭击。在食堂里,他看见两个士兵站在一个大汤锅前。
“让我尝尝这汤!”巴顿将军向士兵命令道。
“可是,将军……”士兵正准备解释。
“没什么‘可是’,给我勺子!”巴顿将军拿过勺子喝了一大口,怒斥道:“太不像话了,怎么能给战士喝这个?这简直就是刷锅水!”
“我正想告诉您这是刷锅水,没想到您已经尝出来了。”士兵答道。
大部分人在倾听的时候都会带有主观臆断,想当然的以为自己很清楚别人要说的是什么,而这些偏见,往往造成了我们倾听的障碍。
2、易于判断。人们在倾听的过程中,易于对他人的行为和言语作出。主观臆断,对于别人的意见或行为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采访一名小朋友:“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当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心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你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了这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这就是“听的艺术”。一是听话不要听一半。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要学会聆听,用心听,虚心听。
3、好为人师。人们在倾听的过程中,对于别人的困惑和疑虑总是好为人师,急于以自己经验给出建议、劝告及对策。比如:“我曾经经历过,这个是这样的……”“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要这样做……?”“你告诉你应该如何做……!”。盲目的建议是最不值钱的。
4、带着偏见或情绪。人们在倾听的过程中,最为可怕的是先入为主,对人对事存在偏见,或者带有消极、抵触的情绪。我们应该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第三个高效沟通的原则——问。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一个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确认信息准确性,甚至触及对方内心。
一般的题为类型分为这三种:1、开放/封闭问题;2、试探型问题;3、引导型问题。不同类型的问题适用于不用的目的。
1、开放/封闭问题:一般是为了收集更为充分完整的信息。比如开放性的:“您担心的是什么?”“您什么时间有空?”。封闭性的:“您是否担心已经做了承诺?”“今天下午3点还是明天上午10点有空?”
2、试探性问题:可以检验你的理解是否正确。这类问题前面是陈述,后面是澄清性的提问,复述并提问确认。例如:“您刚才说的是这个意思吗?”“我可以这样理解您刚才说的话吗?”
3、引导性问题:促使对方仔细考虑他们即将采取的行为,鼓励对方考虑若不采取行为的结果,引导对方做出决定。例如:“如果您没有了收入,您的家庭怎么办?”“您的生活水平会有什么变化呢?”
高效沟通虽然只是我们职场中众多需要磨练中的一种技能,道理说起来也很简单。但是真正做到高效沟通,是需要我们毕生不断的修炼打磨的能力。同时,我也相信,关于沟通这件事情,值得我们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