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爱自己的孩子时头脑一定要清醒,要有原则地、理智地去爱。但是,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却不知道怎样合理地去爱孩子,甚至造成了以下几种不正确的教养态度。
1 溺爱型
这类家长很爱孩子,但这种爱缺乏理智和分寸,他们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包括无理的要求。久而久之,父母的权威就丧失殆尽,教育便无从谈起。这种教养形态下的孩子自然是任性、自私和懒惰的。
2 放任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无论孩子做什么,他们都一点也不关心、不责备,让孩子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放任孩子自行发展,对孩子的家教几乎为零,对孩子的行为没有什么明确要求,对他们的奖惩往往是随心所欲的。
3 专横型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意见和愿望不容易得到表达,正当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常常受到父母的斥责和禁止,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尊重,缺少参加社会交往的机会,和家长缺少沟通。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易形成畏惧、利己、缺乏安全感、对人不能宽容等缺点。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也不用语言去跟别人商量、交流,而多是用一些粗暴的行为去满足自己的需求。
4 不一致型
这一类型的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常依自己当时的情况而异,有时非常严厉,有时非常溺爱;或是父母双方或家庭成员之中一方非常严厉,另一方非常溺爱。总之,他们对子女的态度不一致。这类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但方法多变、配合不好,以致教育效果不理想,也容易引起各种矛盾,对孩子的成长形成许多不利的因素。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要求孩子做出相应的行为或取得相应的成绩,然后再给予孩子与之相适应的爱,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成了“生意”关系。这种有条件的爱会极大地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在意识深层感觉到的会是屈辱,是人格的贬损,是自尊心的伤害。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最需要的爱就是无条件的爱。孩子最害怕的就是被遗弃与遗忘。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包容,这种无条件的爱会使人有安全感和价值感。人一旦有了安全感,自信、稳定、自在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这样,人才能勇敢地冒险,不怕艰难困苦。可以说,无条件的爱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