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一位平时身体还算硬朗的朋友,年龄也不算太大,只能说是不太年轻了,居然在国庆假日期间和亲朋好友熬夜打扑克,席间站起上厕所时突然晕倒丧失意识,见状身边人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到20分钟内120到达后已经没有生命迹象。
这一类的事情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屡见不鲜,别说是五六十岁的人了,二三十岁的因为内卷严重,压力大、熬夜,不注重锻炼和饮食健康等习惯的,也会有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离世的。
这个猝不及防的坏消息是她女儿告诉我的,听了后简直让人震惊,因为她平时显得豁达、宽容,性格外向,要和她通个话传过来的气息听起来也底气十足,谁都没有想到这样一位平时感觉一直健康的朋友会在瞬间殒命,就在前几天我们还约好等不下雨了见个面,一起吃饭或喝咖啡聊天呢,怎么就会一下子如此干脆地撒手人寰。
后来她女儿告诉我说母亲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病,自身没有太大感觉,也就不当回事,不接受把自己当病人,天天离不开药瓶子。
她只相信“保健品”,补这补那却不屑把健康意识植入脑内,反过来讲她一直觉得自己身体“倍棒”的底气竟来自对保健品作用的高估。
孩子们痛定思痛后的醒悟是“我们没有强行建议她尊重科学,常去体检,对症治疗,再说母亲太自信不听人劝,以至于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让大家后悔不迭。
还有一位圈内的朋友知悉后告诚大家,“无论年龄大小尊重生命保重健康是人一生的修行,唯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支撑起一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切合实际的行动成果”。
他还举了个例子“有位老人儿女都在国外,自己独居在家,为让孩子们放心,也为自己负责,想出一个比较适用的办法,老人每天有固定的人送牛奶上门,相互约定‘一定送到本人手上,如果一天多次无辜联系不到本人,就负责给国外儿子女儿打电话’,同时双方以付费的形式签定合约,另找邻居见证”。
他认为这样的方式会减少独居老人的突发风险,也能体现国内和谐友爱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大家都应该从尊重生命保证健康的角度出发,相互帮助减少突发事件,从微观上做出贡献,把整个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担当起来,活出自己想要的平安快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