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带孩子出去旅行,面临的不可预见性问题确实很多:
要提前准备很多东西,还要面临旅途中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
父母要边玩边照顾孩子,一天下来累的要命;
同时还要担心孩子会不会水土不服,身体不舒服......
但其实,从小带孩子去旅行,是一种积极且很有意义的教育方法。
著名脑科学家大卫·伊格曼曾指出:
大脑中的神经元并非无限量供应,随着孩子的成长,神经元连接而成的突触一直在被修剪,这些修剪正是大脑根据外界环境的刺激来进行的。
由此可见,生长环境对大脑发育的重要性,良好的环境可以提供给大脑丰富的刺激,帮助大脑突触不停地修建和塑造,其中0-6岁的孩子神经可塑性是最强的。
而大自然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崭新的环境。
日月星辰之姿,山川湖海之美,花鸟鱼虫之奇。
大脑会把这些从外界传来的感官信号一一赋予意义,比如给海水赋予咸味,天空赋予色彩,花朵赋予香气。
所以,从大脑发育的角度来看,旅行的意义不在于孩子是否记得他看过的风景,而是在于激活、塑造大脑,让他去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变得更灵活、更聪明。
儿童心理治疗师玛格特博士也曾指出:
“丰富的环境提供了新奇的经历,能让孩子增强社交、体能、认知和感官互动方面的能力。
在新奇的环境中可以促进孩子额前叶(相当于大脑的CEO)基因活跃表达,继而也与儿童的高智商有关,有助于增强压力调节、注意力、专注、良好计划和学习能力等执行力,并改善身心健康。”
别再觉得带孩子旅行什么也记不住了,也别再觉得带孩子出门折腾、麻烦了;
那些从小就经常出游的孩子,他们的大脑正在悄悄发生着惊人的变化——会越来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