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157天
有教无类 静待花开
尊敬的博仁导师,亲爱的印证班的兄弟姐妹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文畅,在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向您问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学习之前请家人们认真思考两个问题:
思考题:
您遇到过对您影响大的老师吗?他/她的什么事迹让您印象最深刻呢?
您在志愿者担当过程中,对学员的支持有无分别心呢?
学习原文:
子曰:有教无类。
解读原文:
这段话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孔子认为,教育不应该因为学生的身份、背景或社会地位而有所区别对待,即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孔子主张不论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只要有求学之心,都应当给予受教育的机会。这一观点既体现了孔子对于教育本质的一种深刻认识,即教育的本质在于启迪人心、激发潜能,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也体现了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平等观念,强调了教育的普及性和包容性。孔子本人也实践了这一理念,在他的弟子中就有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士。
这句话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倡公平教育,反对任何形式的教育歧视,鼓励人们通过教育来提升自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
个人印证与感悟:
当读到这段原文,我的脑海中立马浮现出我们线上晨读小组孩子们的身影。这个晨读小组最开始成立的时候只有5个孩子,当时因为我儿子早上起不来,但是他又渴望自己能早起,坚持读咱们好少年笃行班的《论语》原文,所以希望我能帮他找晨读伙伴。当我一点点陪他把晨读小组拉扯起来之后,时不时也会有家长私信我,孩子起不来,要请个假。一开始,看到孩子们睡眼蒙眬的状态,我满满心疼。那还是隆冬,想想温暖的被窝,再回过神来,腾讯会议里已传出孩子们的朗朗书声,我深深地被孩子们读书声滋养了。
因为过去这几年我一直在咱们线上课堂少年班担当志愿者,我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被关注,当我们用心去理解、包容、鼓励孩子时,他们就会喜欢你、信任你。孩子拥有世界上最纯净、最善良的心,我能感受到那份最最纯真的爱。我暗自下定决心,要用在平台所学去助力这群孩子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晨读之美,不负韶华,把晨读的习惯坚持下去。于是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鼓励孩子们轮流做晨读主持人。在我们晨读小组,每个孩子都有做主持人的机会,只要能为团队付出或者坚持准时出勤,每个月月初我们会公布上个月的考勤情况,出勤率高的孩子就能获得下个月做晨读主持的机会,这也大大调动了各个家庭的积极性。有家长还告诉我,孩子有几次生病了都自己要起来晨读。也有家长反馈说,孩子头天晚上做作业做得很晚才睡,但是第二天早上一叫就醒来,说自己要坚持晨读。每每收到这样的反馈,我的内心无比感动。因此孩子们请假的频次也越来越少了,大部分孩子真的能做到月度全勤。
2.鼓励每个孩子参与,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在2024年暑假期间,我们穿插了十多次英语名著的伴读,每次约一小时。孩子们年龄跨度从9岁到13岁,词汇量从1000到3000不等,这对于我这个组织者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一开始孩子们也不太放得开,于是我组织每周一次的英语沙龙,让孩子们自己准备英语小节目,去感受原来英语可以通过歌曲、笑话、脑筋急转弯、绕口令、诗歌等形式来呈现。与此同时,我告诉孩子们,英语的学习不分年龄,幼儿园的孩子也有口语很优秀的,需要的就是多练习多开口。慢慢地,孩子们有不会读的单词,会直接告诉我:老师这个单词我不会读。不像开始的时候,遇到不会的就乱读或者停下来就不读了。我知道,孩子们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爱,他们敞开了,他们愿意去接触新知。我又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让部分孩子自己选择读哪一段,我再给予指导。有时还会让读得更流畅的孩子来做小老师。这样做下来,孩子们也总会期待着我们的下次见面。
3.从自由朗读到轮流开麦读,培养恭敬心。在开启《诗经》朗读时,我发现有部分孩子会读错字,会走神,还有部分孩子读着读着就不见了,更重要的是发自内心地希望大家既然早起了就能真正有所收获。所以经过几次协商和引导,我给孩子们编上了序号,让大家轮流按顺序开麦读,一个孩子开麦读的时候,其他孩子跟读,只是不开麦。这样通过庄严的能量场,引导孩子们都安住当下,主持人还会纠正大家的读音,也培养了孩子的恭敬心和专注力。逐渐地,大家也真实感受到了,不管是谁,不论年龄大小,都可以读好。这就是在一起的伟大力量。
在这里,没有优劣之分,只有不断成长进步的灵魂;在这里,年龄不再是障碍,而是连接彼此心灵的桥梁。每一个声音都可以被听见,每一分努力都得到了肯定。我和各位家长一起,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充满包容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持续吸收着中华经典的营养,也不断拓展知识领域,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而我只是运用了圣贤文化智慧:有教无类,静待花开。
践行功课:
亲爱的家人们,在此给您留一个践行功课(二选一):
在功课中记录自己生活或工作中“有教无类”的践行与感受。
在志愿者担当过程中,无区别心地支持三位学员或志愿者,并在功课中记录下来自己的践行与感受。
结束语: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让我们跟随课程,不断学习圣贤经典,启智增慧,提升心灵品质,经营圆满人生,做大写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