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谢童老师把我带进了读书会这个神圣之门。之前的我,看的都是有情节,故事型的书,全凭自己喜好。像这种学术类心理学书籍,也只是因为有了青春期的孩子,勉强看过一本《亲密关系》,但可能因为我本身不太善于思考的缘故,并没有记住多少内容。
加入读书会之初,正好开启《中年之路》,在这个尴尬的年龄,我希望对自己所处的状态和今后的目标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书的内容很全面,也很深奥,虽然大多数对我来说还是有些艰涩难懂,但也有贴合自己生活的那种共鸣。让我能联系到自己,又想到爱人,孩子,还有身边关系到的人。可以为我们和我们所做到的事,找到合理又相应的注解,从而让内心多了一份笃定。
我没有记住太多名言,只是知道了中年使人谦逊的必然,知道了夫妻之间沟通的必要,知道了父母和我们,我们和孩子之间,我们都只需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一味去复制。
很高兴有了这样的心态后,孩子反而会比以前乐意于分享一些自己的事情了。我知道离我期望的那种和谐的朋友关系还差得好远,但每前进一点点,我心里的喜悦便会放大一千一万倍甚至更多,因为我知道,我们开始试着去尊重,去接纳,去成全,进而去成为,成为那个最好的我们自己。
我希望自己以后适当增加这类书籍的阅读,并带着思考去深读,能真正的沉下去。让自己学会思考,学会深度思考,让阅读不被限制和束缚,让思想更开阔和自由。其实在这本书里,我就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线上的时候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问,甚至也不知道问什么。就比如关于“阴影入侵”:“阴影是指个体身上被压抑的一切。我们对中年生活投入越多的安全感,阴影的入侵就越有必要,也越令人不安。”可是,我的阴影是什么呢?我现在还不得而知。
但不管怎样,就像作者所说:生命是一束光。其实中年也是一束光,一束重生的光。
虽然作者说,没有人真正知道生命的意义,也没有人知道生命的奥秘。但我觉得,活着,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
走过中年之路,没有人知道这段旅程将把我们带到哪里,包括我们自己。但正是这样,我们更要清醒地去过自己的生活,以中年谦逊的平静,去拥抱每一个当下,并活成那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