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我们将了解意识与睡眠之间的关系。“意识”这个词我们常常会提起,可是它看不见也摸不着,很难将它解释清楚,每个人的意识只有自己清楚,但又无法准确地把它形容出来,也许有时候你并不清楚自己意识的真正含义或是目的,所以意识总是带些神秘的色彩。而另一个让我们困惑好久的问题就是——人在睡眠时究竟有没有意识呢?不知道这一章能否解答我们心中的各种疑问呢,那就让我们现在开启探索意识与睡眠的神奇之旅吧。
首先我们要先学习几个关键述语的概念。
生物节律,生物系统中周期性的、或多或少有规律的波动,常常与外部时间线索保持一致,通常有心理学意义。例如鸟类的季节性迁徙、动物在冬天冬眠、女性的月经周期。
昼夜节律,一种生物节律,从高峰到高峰或从低谷到低谷大约24小时。最著名的昼夜节律是睡眠——觉醒周期。
内源性,有一些节律产生于内部,而非由外部线索引起。
人脑中的生物钟控制着生物节律,它位于下丘脑的一个微小的细胞群中,这个细胞群称为视交叉上核。视交叉上核调节激素和神经递质的波动水平,而激素和神经递质提供的反馈信息反过来也会影响视交叉上核的功能。
当正常情况下,视交叉上核控制的节律是同步的。如果你观察到了一个节律的峰值出现了,便可以准确地预测另一个峰值出现的时间。有点像你知道了北京时间,就可以知道纽约时间了。
当正常作息发生变化时,你的生物钟可能会失调,比如当人们乘坐飞机穿越几个时区时,会出现这种内在去同步化。睡眠和觉醒模式通常调节的很快,但是体温和内分泌周期需要几天才能恢复正常。所以很多生物节律会受到疾病、压力、药物和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
在生活中,有时工作职责和学业任务与身体自然的时钟相冲突。一些研究者把这些社会和生物时间的失调称为“社会性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