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王敦将要举兵造反,晋明帝事先知道了这个事,于是微服骑马到王敦的军营前,暗中侦查王敦的军营。
当时就有士兵怀疑晋明帝不是一般的人物。又赶上王敦白天睡觉,梦到太阳环绕着兵营,惊坐而起,说:“一定是那个黄头发的鲜卑人来了。”[明帝母亲荀氏,是燕代地区的人,所以明帝须发皆黄,所以被王敦称为黄须鲜卑奴。]于是王敦派遣骑兵去追赶晋明帝。
晋明帝赶忙逃命,路上看见有旅馆卖吃食的老太太,于是将自己的七宝鞭交给老太太,说:“有骑马来的问的,就把这个给他们看看。”
不一会,追赶的人赶到了,果然询问老太太,老太太回答:“已经跑远了。”还把七宝鞭拿出来给他们看。
骑兵们轮流欣赏这个宝物,不知不觉耽误了不少时间,晋明帝因此逃过一劫。
原文
王敦将举兵内向,明帝密知之,乃乘巴賩骏马微行,至于湖,阴察敦营垒而出。
有军人疑明帝非常人,又敦正昼寝,梦日环其城,惊起曰:“此必黄须鲜卑奴来也!”[帝母荀氏,燕代人,帝状外氏,须黄,故云。]于是使五骑物色追帝。
帝亦驰去,见逆旅卖食妪,以七宝鞭与之,曰:“后有骑来,可以此示。”
俄尔追者至,问妪,妪曰:“去已远矣。”
因以鞭示之,五骑传玩,稽留良久,帝遂免。
补
明帝,即晋明帝司马绍,东晋第二位皇帝。这位爷是晋朝皇帝最后的尊严,但是他只当了3年的皇帝,27岁就没了。传说他的母亲是鲜卑人,所以司马绍有鲜卑血统,胡子头发都是金色的。
巴賩(cong,二声,从),就是指四川。
鲜卑,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
感
两晋期间的皇帝,正面的典型都没有什么存在感。
除了完成大一统的晋武帝司马炎,就是那个“何不食肉糜”的司马衷。
晋明帝在各方各面,都表现的非常优异。
他还有一个著名的典故,那就是“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