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第三章:官僚政治之科举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科举。
易中天:科举是中华帝国史上第三种官员选拔制度,前两种是两汉的察举和魏晋南北朝的荐举。
艺凡:科举有什么独到之处?
易中天:那先得来看察举和荐举。察举的执行人是帝国的各级官员,从宰相到郡守均有考察推荐人才之义务。荐举的执行人却是多由豪门担任、名为“中正官”的专职官员,这才造就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政治。其次,察举分科不分级,荐举分级不分科。但,无论察举或荐举,都不考试。或者说,只考察,不考试。
艺凡:这样容易乱套啊。
易中天:很多冒牌货出现了。所以想出一个办法,考试。通过由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来选拔官员,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可谓开现代公务员制度之先河。但,正因为史无前例,便需要探索。事实上,唐代科举并不完全看考卷,达官贵人和社会名流的推荐也能决定录取和排名。以至于唐后期,也款套了。
艺凡:宋以后就只认考试。
易中天:坚持考试和只以考试为依据是有道理的。实际上同为选拔官员,科举与其他方式的本质区别就在十六个字:设立科目,统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唯其如此,它才能排除各种干扰,直奔为帝国选拔人才的主题而去。它还有一个配套政策。
艺凡:什么政策?
易中天:配套政策就是考生资格的认定。第一种是生徒,也就是国学、州学和县学的学生。由于上学有名额,所以生徒也叫生员,正如官僚有定员而叫官员。第二种叫乡贡,也就是并非生徒的其他读书人,只要符合一定的政治和身体条件,就可以向州县报名,由州县推荐参加尚书省的考试。
艺凡:海纳百川了。
易中天: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帝国政府在最大限度上开放门户,门第身份变得不再重要。同时,它也意味着读书人有了自我推荐的可能性,因此也有学者将科举称为“自举”。[20]
艺凡:自举,也是了不起的进步。
易中天:参加尚书省考试的生徒和乡贡,在唐代都叫举人,也叫举子。如果是常规的科举考试,他们必须在头一年的十月向尚书省报到,验明正身,次年正月参加考试,放榜则大约在二月份。当然,这只是指一般情况。
艺凡:科举都考些什么?
易中天:唐代是分科的。第一科叫秀才,考方略策,成绩以文理的优劣分为四等。这是非常难考的科目,而且秀才科的举子如果全部落第,州的长官就要受处分。结果是此科因渐渐无人报名而被废弃,秀才也在明清变成了生员的代名词。
艺凡:那容易考的呢?
易中天:明经,比秀才容易比明经难的是进士。明经和进士都是考试科目,而且进士科是隋炀帝发明的,目的则是打破士族垄断经学的限制,向庶族地主敞开大门。因此学术界往往将隋炀帝设进士科,视为科举制度之始。[21]
艺凡:进士科设计正确。
易中天:明经科考儒家经典,进士科考时务策。前者只要死记硬背,后者却要真才实学。
艺凡:难怪当时便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易中天:唐人对进士科却是趋之若鹜,因为进士科的时务策比秀才科的方略策好考,录取比例却只有百分之一二。因此进士及第就是既有可能又有面子的事,岂能没有吸引力?何况进士前程远大,是高级官员的候选人。
艺凡:那些没有考上的呢?
易中天:除看破红尘和财力不支者外,大约也只能年复一年地继续考下去。这对于他们个人自然是不幸,对于帝国却是大幸。
艺凡:怎讲呢?
易中天:因为这些有可能成为不安定因素的读书人,或者已经为其所用,或者只能在考场蹉跎岁月,根本成不了气候。
艺凡:难怪一位名叫赵嘏的唐代诗人会这样道破天机: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易中天:实际上唐太宗恐怕也正是这么想的。据说,他曾在一次放榜时悄悄来到端门,看着新科进士一个个从榜下走过,心中窃喜的他不禁脱口而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圈套或牢笼的意思。唐太宗当然可以得意。因为不仅天下英雄,就连五湖四海蛮夷戎狄,差不多也都入了他的彀中。比如西域,比如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