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泉>>是一部给予人勇气去坚守初心,捍卫灵魂的小说。
你曾不曾有过这种境遇:心中的信念没有人认同,就像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如果想要坚守信念,你和其他人就没有共通的语言;如果想要融入社会,就必须有所妥协。于是你就在两个选择之间挣扎着。
“源泉”说的便是一个少年在任何逆境下都坚持着自我理念的故事。
作者安•兰德是一名俄裔美籍的小说家与哲学家,主张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而活,追求自己的幸福,去理解和实现自己特有的才能,使得生命具有意义,才不算背叛自己的灵魂。
她花费了七年的时间撰写“源泉”,将个人主义的精神贯穿整部小说,出版前遭受到12间出版社的拒绝,因为书中的内容不符合当时主流思想。
1943年出版时却获得空前的成功,英文版销售超过650万册,并被翻译为多国语言。这样的命运转折与书中的主人公不谋而合。
“源泉”一书在数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历久不衰,正是因为它唤醒了每个人心中沉睡的灵魂。
或许世界太大,社会太残酷,个人太渺小,但每一个人都可以透过一点点对自我的坚持,而变得伟大。
在书中的世界里,灵魂分为两种类型:二手货和创造者。
二手货泛指淹没在社会的洪流之中,没有创新,没有自我的灵魂;
创造者则拥有一套独特而清晰的信念,不依靠外在的世界决定自己的价值。
本书分为四部,各以一个人命名,分别是彼得•吉丁,埃斯沃斯•托黑,盖尔•华纳德,霍华德•洛克。
他们各自都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灵魂特质,分别是从众者、操弄者、媚俗者,和自我者。
<1>
主角霍华德•洛克努力是个才华横溢,敢于坚持理念的少年,他半工半读念到建筑系三年级,却因为不认同学校迂腐守旧的传统,坚持自己的设计而遭到退学。
系主任提醒他:“你以后接了案子总还是要迎合客户的需求而做出妥协。”
但霍华德认为要建造出自己心目中最好的建筑,并教会客户鉴赏的能力,坚持“不为拥有客户而建造房屋,只为建造房屋而拥有客户”。
退学后的霍华德选择到凯麦隆事务所工作,工资低廉而且没有前景,但拥有相同的理念在霍华德心中是无价的。
曲高和寡的两人由于缺乏大众的支持,凯麦隆事务所也难逃黯然关门的命运。
此后的一路上,霍华德面临过无数次的选择,但他始终不愿意在自己的设计中让步,最后他带着满腹的才华,成为一名采石工人。
尽管如此,他依旧无怨无悔,坚信着有一天会遇到生命中的伯乐。
另一方面,霍华德的校友彼得•吉丁则借助霍华德在设计上的帮忙而成为优秀的毕业生,并进入了最好的建筑事务所工作,赢得了财富与名气。
彼得•吉丁是个不折不扣的二手货,他臣服于母亲,教授,老板,客户和普世价值观的框架之中,放弃自己的兴趣,放弃自己心爱的人,只为了成就众人眼中的彼得•吉丁。
光鲜亮丽的他,每一项著名的设计里都有着霍华德的影子。
从他第一次求助于霍华德开始,就注定了他的名气会远大于他实际的才能,也注定了他从此都必须依赖着霍华德,或者在时光的洗刷下不断退色,回归到他本身真实的价值。
为了社会地位与财富,彼得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就像北京愛情故事裡的石小猛一樣。
在城腳下奔忙的芸芸眾生,誰不曾面臨過抉擇?誰不曾在自我與世俗價值中掙扎?
而作者透過主角的口中告訴我們:“出卖灵魂是这世界上最容易不过的事,每个人在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在做。保全灵魂才更难能可贵”。
<2>
霍华德凭着自己的坚持,接到了几个案子,设计出专属于他的风格建筑,作为这样一个独特的存在,麻烦总是会自动找上门。
埃斯沃斯•托黑是一名建筑评论家,他也是个二手货。但他的不同在于,他不是盲目跟着潮流走,而是有意识地踩着守旧的脚步,宣扬集体主义,借此操弄人群,成为群众的意见领袖。
眼看着霍华德这个无法被操控的差异化存在,逐渐地在建筑业拥有一席之地,埃斯沃斯决心将他摧毁,让世人知道“才能”并不代表什么,“从众”才是美德。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埃斯沃斯故意让霍华德接下一个建筑案,抓准了他不会为设计妥协的心理,制造他与客户之间的矛盾,使得霍华德吃上官司。
在埃斯沃斯的陷害和公开发表负面评论之下,霍华德最终身败名裂。
在这个事件中,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所有舆论都在对霍华德进行无情地挞伐。
安•兰德远在六十年前就洞察了“后真相”的力量,并在书中以埃斯沃斯的角色揭露。
太多人轻易相信听来的故事,轻易地选择了一个立场,妄加评断。
近几年,常听到人说这是一个后真相的时代,但其实后真相一直都存在于古今中外,只不过最近才被人们广泛地认知到。
这或许也代表着,二手货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拥有中心思想的创造者们将在未来逐渐发光。
<3>
霍华德打输官司后,背负了巨额的赔偿金,却丝毫不能动摇他坚定的步伐。而屬於他的伯乐正在充斥着建筑物的地面上,一项一项精准辨识出那些出自于他的设计。
盖尔•华纳德是报社<<旗帜>>的创办人,他拥有创造者的灵魂,但却将这样的灵魂封藏在他的艺术收藏室中,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并将自己包装成二手货的模样呈现在大众面前。
他以最庸俗媚世的内容取悦着一张张面孔模糊的二手货们,赚进大笔大笔的财富。
他的报纸也曾经大肆抨击过霍华德,但其实盖尔根本不在乎谁是霍华德。
对他来说,这不过是众多热点的其中一个。报导不分是非对错,只分销量高低。
直到盖尔想要盖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他发现所有他喜欢的建筑,背后的设计师都是同一个人。
霍华德这个名字对他来说才有了真正的意义,盖尔委托霍华德设计他的房子,并且真实地认识了霍华德这个人。
最媚俗的盖尔和最自我的霍华德成了好朋友,尽管他们表现出来的模样截然不同,却不妨碍他们看见彼此的体内装着同样的灵魂,拥有着同样的语言。
当霍华德再度面临一场关于建筑案的官司,盖尔选择卸下二手货的表面伪装,为霍华德,也是为自己进行一场圣战。
但不符合主流的内容使得阅读量不断下滑,他的报社变得岌岌可危。
过去,是他用低俗的内容长年豢养了人们心中的野兽,却发现再也无法控制他们,最终,他只能选择妥协。
报社一夜之间改变立场,重新迎合大众。
盖尔放弃的不仅是霍华德,也放弃了自己。他又回到从前,精准辨识出群众最喜欢的内容而赚进大把财富,没有真相,没有优劣,也没有自己。
或许清澈的灵魂总是孤独的,只适合在深夜独自品尝。
<4>
霍华德会再度吃上官司是因为他炸毁了一栋建筑,一栋窜改了他的设计的建筑,他不在乎这背后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只在乎他的设计就必须以他的意志存在。
其实,只要霍华德为世俗做出一点点妥协,他会成为一名受欢迎的建筑师,前途、财富、名利都会向他涌来。但他不容许自己对灵魂有一丝背叛,一次都不行。
在成为建筑师的路上,他因为拒绝媚俗的设计,丢了工作,关了事务所。这样的坚持使他吃了不少苦头,但也创造了最优秀的建筑。
当霍华德在他所设计的避暑山庄前遇见了一个小男孩,我才明白霍华德为什么对建筑有着疯狂的偏执,甚至不惜炸毁窜改设计后建造的大楼。
小男孩指着避暑山庄问:“这是谁建造的”
霍华德说:“是我,霍华德•洛克。”
小男孩只轻轻说了一句:“谢谢你。”
于是,避暑山庄和霍华德•洛克这个名字给了男孩面对一生的希望和勇气。
原来,那一栋栋竖立在这世界上的建筑,就是霍华德的精神典范。
霍华德对自己内心价值观的坚持不仅体现建筑上,也体现在他的爱情上。
他爱着一个叫多米尼克的女孩,这个女孩发表的文章总是在批评他的建筑,霍华德本来可以接到的案子,也常因为多米尼克从中作梗而流失。
所有人都以为多米尼克十分厌恶霍华德,但只有他们两人心中清楚,那是多米尼克爱霍华德的一种方式。她认为这些俗人配不上霍华德的建筑。只有经过她的抹黑之后还坚持找霍华德设计的客户,才是真正懂得霍华德价值的人。
多米尼克公开与他作对的行为,多米尼克结过两次婚的身分,都丝毫不影响霍华德对她的爱。这也是作者想传达的信念。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她的过去,她曾经的身分,都不过是他人嘴上的一句评论,丝毫不代表什么;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自然能在别人看不懂的表面下,感受到心灵上的契合。
关于爆炸案的官司,霍华德在法庭上提出“创作”和“捍卫创作”都是个人的权利。安•兰德以这个理由让霍华德获判无罪,留给这个坚守心中价值观的悲剧英雄一丝曙光。
<5>
读完这本书,或许你也惊觉,一旦忽视了自己心底的声音,人生便不过是一个无关乎梦想的任务,不过是一趟没有灵魂的漫长旅程。
普世价值绑架了大多数的人,一旦背离,就会被现实折磨得体无完肤,不得不逐渐妥协。任由这个社会将我们打磨,直到自我意识变得模糊,直到镜中的面孔陌生得连我们自己都不认得。
而总有那么一点点的人敢于脱离队伍,独自朝着自己的梦想,走上自己的路,紧咬着牙,一步一步向前走,直到抵达梦想的彼岸。
世人的价值观与评论总是能轻易地将人左右,这本书让我们静下来思考,学着不从众、不操弄、不媚俗。
你不需要拥有对抗世界的力量,只需要拥有坚持自我的勇气,努力成为自己心中那個獨一無二的霍华德。
愿你有如明镜一般的心,钢铁一般的意志,坚持自己的信念,永远捍卫自己的灵魂。
这也是安•兰德透过这本书,穿越时光想告诉我们的,一件最珍贵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