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很长时间没有专注地读课外书了,因此最近在重新拾起书本的时候,发现自己总是会迅速把读过的内容忘掉。我感到很困惑,我中学读课外书就能迅速吸收,怎么到了智力巅峰的大学时期反而会“过目速忘呢”。
我在网上浏览了一些帖子,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思考,总结出了一个答案:专注力和精力不足。中学的时候学业压力不大,所思所想所做与大学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在大学的课业压力之下,我精力不足,每天只能刻意抽出少量时间来阅读,专注力和效率显著下降,因而会出现明明感到认真读过的内容也总是迅速遗忘的现象。在大学的象牙塔之中,远离社会的重重纷扰尚且如此,更不用谈已经工作的人们。他们渴望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然而一番坚定再坚定后拿起书本,读完后第二天却发现如大梦一场,阅读的内容早已模糊,不免有种竹篮打水的感觉,久而久之,心力交瘁,对读书丧失信心和兴趣,又回归到每天内心空虚却没有勇气拿起书本的恶性循环当中。
我于是想起我们在小学就学过的一种方法:写读书笔记。有的网友会说:正经人谁写读书笔记呀,再说我们哪有时间。经过两年大学的学习,我最近悟出一个答案,越是没时间,越是要坚持写作!举个例子,上完一天的课,可是课业内容在课堂上没有消化,如果因为劳累不想坚持(特别精疲力尽除外),不能及时巩固,我就得隔天再找时间,而且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隔天的记忆,总不如刚上完课,于是又得额外花费一段时间。况且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明日复明日,一直拖到期末,东西早就忘完了,只能在考试前通宵达旦地复习,得不偿失。因此,越是看似抽不出时间,越要挤时间做读书笔记。
当然空口无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学期我将会身体力行,努力做好读书笔记。以后每天都会发布以下我当天的读书笔记,或多或少,但坚持下去,一定会由量变到质变,提高我的专注力,提升我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