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跟存哥讨论佛,我表达了我对于佛的观点和态度,我说我信佛但不信教,准确地说也不是信佛,而是认同佛要传达的人生智慧,对于六道轮回,前世今生,因果报应这些我是持怀疑态度的,至于烧香拜佛、念经打坐等那些形式上的东西,我也不感兴趣。
存哥听完后说我走的路子是禅宗。
我没想到存哥竟然知道禅宗, 看我一脸惊奇,存哥解释说实践老师曾经给他们讲过一次禅宗,他当时就想到了我,觉得实践老师跟我很像。
为什么会想到我呢?大概因为我是个天天把“参禅修佛”挂在嘴上的佛系妈妈吧,哈哈。
我的存哥是个有慧根的孩子。
于是我用心去了解了禅宗,然后,我被它迷住了。
佛教大体来说有8个宗派,禅宗属于其中一个,严格来讲,禅宗算不上一种宗教,因为它不强调信仰,它更像是一种生活观或者生存哲学。但它的确可以使人获得一种叫无上正等正觉的高级智慧。
然而佛学的最大问题其实是不好传,一不小心会搞乱了佛陀的本意,误入歧途,尤其禅宗,更是具有“不能说,不可说,不必说”的特性,语言很难把它表达清楚,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好比美术和音乐要表达的东西,也不是语言能胜任的。所以,禅宗常常用各种佛偈,小故事(公案),机锋对话来表达,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禅宗公案示法偈,被留传下来,为芸芸众生指点迷津,答疑解惑,可谓功德无量。
先来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惠能六祖的示法偈,感受一下佛要传达的“空”性: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个偈子我早就知道,只是以前不明白其中真意,只知道它的典故,只知道惠能这首佛偈比神秀的高级,神秀的佛偈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神秀这首偈子是传达了一种到达“彼岸”的方法,而不是已经到达“彼岸”的表现。因为到达后是“空”。是“本来无一物”。虽然神秀没有“破执”,但贵在有一颗努力精进的心,要知道,众生连“时时勤拂拭”都很难做到。
要理解佛家讲的"空” 挺难的,因为我们的想法里全是“执”,执迷于各种“相”,受尽“贪嗔痴慢疑”的苦,不能得到大清净与大自在。禅宗的主要任务就是帮世人“破执”。
佛,不是神,也不是别人,就是破执后的自己。
愿众生皆可成佛,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