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畔话语文
两不厌居拳拳心
——读《顾之川语文教育新论》有感 田玲
丁酉年末,顾之川先生赴连云港讲学,邀我同行,并赠书一本。早已翻完,一直想写点什么,于碌碌繁忙中搁置。近来,有老师频繁与我探讨语文核心素养的林林总总,我推荐其阅读《顾之川语文教育新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自己也捧起重温,追随先生的语文梦。
顾先生的语文缘,读之三分亲切七分钦佩。亲切源于农村生活经历的几分相似,钦佩则是先生不断的自我挑战,在汉语言文学领域日益丰厚渊博,惭愧自己缺乏钻研精神。虽说语文对于我来说,它也不仅是安身立命之本,已然成为我兴趣之所在,踯躅其中,乐之不疲。可还是缺少仰望星空的锐意,只有脚踏实的浅浅耕耘。激情倒是还在,阅读写作,立德树人,累并快乐着。以“走近语文我就走近痛苦,离开语文我就离开幸福”形容最恰当不过。
顾先生关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思考给予了我深刻影响。传承不盲从,厚古不薄今,以中国心看世界,树立文化自信。这也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顾先生勤读善思、笔耕不辍的务实精神堪称楷模。叶圣陶、刘国正、于漪、钱梦龙等十四位语文人的著作、思想、人格魅力,先生娓娓道来,评价平实质朴,缅怀情感真挚。研究课标与教材、答记者问、写读后感、话语文教学与考试、驻足校园文学……先生始终脚踏实地,思考语文的价值,引领语文的方向,致力于语文教育研究,并付诸笔端。我想,我们仰望名家的时候,更应该践行他们的精神。
纵观顾先生为三十多位语文老师的书题写的序言:评价客观,点评精当,无夸大,不粉饰,简洁明了。细究先生每每观课之点评,紧扣教材,直击核心素养,优劣坦言相告,足见其严谨。
读顾先生的书,一气呵成,没有晦涩之感,语言明白如话。昨日刚和学生一起共读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叶老行文特别强调文章“写话”要清楚明白,要让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我以为,顾之川先生的文字就是籍此作行文用语的标准的,总是既正确又对症。我颇为喜欢。要知道,顾先生可是1985年就考取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的研究生,1991年考取了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的博士生的。要旁征博引,咬文嚼字,那功底绝非一般人可比。然而,“大道至简”,先生所作都是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
读顾先生的文字,不仅在文风上潜移默化汲取营养,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矫正和完善自己对教材的认知,开启语文的研究之路。先生读了《叶圣陶全传》后感慨:天才总是成群地走来。我想,这不仅仅是赞誉叶老为人谦和,能使文化大腕和学界名流聚集周围;也是在启迪我们这些天资愚钝却又热爱语文的人,在前进途中,应该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取长补短,成人达己吧。
停笔,脑海又浮现出顾先生平易近人的微笑,想象出他在京东大运河畔的两不厌居反复修改文字的场景。感谢相遇,感恩赠书,让我找寻更好的自己。
2018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