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对手也不是救星——读《当尼采哭泣》

      看完《当尼采哭泣》,感受到生命的力量,生发出对活着的意义的很多思考,书中的很多描述,每次读到都铿锵有力,余音绕梁。

        我是我生命的主导者、主人公,我首先需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有勇气、有能力去享受孤独,才能往外去拓展、联结另一个完整的人。两个人的结合,“ta既不是对手也不是救星,而仅仅是跋涉、穿过生命的旅伴而已”,这句话说的再好不过了。

      在这世上生活了26载,正是思考、选择自己的人生要怎么去度过的时候,未来,我想在哪里画上句号?当走到生命的终点,我想以怎样的姿态落幕?

      在经历了很多个空虚、无聊、迷茫的时刻,我提出,活着的意义是被人需要,而我在各方面所做的努力,是为了更好地被人需要。然而,经过长期的实践,这好像并不能成为我人生的目标,并不能支撑我活着的意义,因为这与活出自己,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有些相悖的地方,尤其是在两个人的亲密关系当中,如果我的意义是去为了让对方更好地需要,那我无疑会逐渐变成对方需求的奴隶,日积月累,努力付出,最后甚尔被无情嫌弃。

      生命的意义,这个大的话题,我暂时还没有答案,且行且思索!



✔️人生的四大终极关怀:死亡、自由(包括意志的选择和因自由而有的责任)、孤独、人生的意义(或无意义)。

✔️大脑里必然有一个错综复杂的思想储藏室,待在意识之外,却一直保持警觉,随时准备接受征召,开拔到清醒时的思考舞台上。

✔️研究与学问始于怀疑,然而怀疑在本质上充满了压力,只有强者能承受它。

✔️永远没有人做任何事情是完全为了他人。所有的行动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有的服务都是利己的,所有的爱都是自私的。

✔️由一个更遥远、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自己。如果我们从生命的源远流长来看个人微不足道的情况,从整个种族的生活来看,从意识的演化来看,他当然丧失了他作为中心的重要性。

✔️有时候,当我凝视到生命的深处,遽然环顾四周,却看不到有人跟我作伴,而我唯一的伙伴是时间。

✔️生命是两个完全相等的虚空之间的火花,介于出生之前与死亡之后的黑暗当中。

✔️活着的时候就去追求人生!如果人在实现了他的生命之后,死亡就丧失了它的可怕!如果一个人生不逢时,那他就永远不会死得其所。

✔️那种胸口的压迫,那是因为你的胸口胀裂着未曾体验的人生,你的心脏则在时间流逝中怦然跳着。时间的贪婪是永恒的。时间吞食又吞食,而且不会吐出任何东西。

✔️出于需要而生产孩子是错的,错的是利用孩子来缓和寂寞,错的是借口复制另一个自我来提供生命的目的。同样错误的是,为了寻求永生,而把一个人的生殖细胞射向未来——仿佛精子含有你的意识似的!

✔️要完全与另一个人发生关联,人必须先跟自己发生关联。如果我们不能拥抱我们自身的孤独,我们只是利用他人作为对抗孤立的一面挡箭牌而已。只有当人可以活的像只老鹰——不需要任何观众——才可能爱慕的转向另一个人;只有在那个时候一个人才能够去关心另一个存在的增长。因此,如果人不能放弃一桩婚姻,那么这桩婚姻就注定要失败。

✔️一旦我了解到我必须与真正的敌人搏斗——时间、衰老与死亡,我接着发觉,玛蒂尔德既不是对手也不是救星,而仅仅是跋涉、穿过生命的旅伴而已。

✔️我们每一个人都由许多部分所组成,每一部分都在叫嚣的表达着。我们无法为每一部分乖张的冲动负责,我们只能为最终的妥协负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