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NankaiUniversity),简称南开,肇始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1919年,是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的综合性大学。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1938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云南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为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1946年回天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
南开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入选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被誉为“学府北辰”。
学术科研
截止2018年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生态环境部(原国家环保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9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国家外专局“111”创新引智基地8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示范性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4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4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3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7个。
学术成果
截至2018年5月,9项成果获2017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2项成果获教育部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2项发明专利获2017年天津市专利奖。1项成果获2017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2人获2017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
2007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级精品课35门,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累计入选20篇。10项成果获2013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2012年,被SSCI收录论文40篇,被CSSCI收录论文1478篇。2013年,被SCI收录论文1399篇,被EI收录论文819篇,被CPCI-S收录会议论文79篇;“表现不俗”论文数628篇,占SCI收录论文总数的45.67%,所占比例居全国高校第二位。
在自然科学方面,学校SCI论文数量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在有机化学、农药化学、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和光学等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薄膜光电子等一批尖端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2003至2011年间,南开大学获得了9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学术资源
截止2013年,南开大学图书馆藏书341万册,其中中文图书200余万册,外文图书20多个语种60多万册。馆藏文献以经济、历史、数学、化学等学科最为丰富。中文报刊以经济和教育为特色,收藏的国内高校出版的学报较全;外文报刊以化学为特色,《化学文摘》从第一卷第一期(1907出版)开始收藏;收藏最早的外文期刊是1833年出版的TheChinese Repository(澳门月报)。
在馆藏古籍线装书中,有善本书约22000余册,2000余种。内有宋元刻本24部,明刻本640余部,清初精刻本900余部,明清抄本近300部,手稿本72部,写本及韩、和刻本40余部。特藏文献包括外文珍本图书,大量价值珍贵的图、画精品,还有为数不少面世不多的明清时代的石印、铜版印及手绘各类地图,总计400种,3200余册。古籍部还藏有1949年以前期刊3000余种,9000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