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真的是过的好快今天已经是十一月的第3天了。
今天继续分享读《在舒适区自律》的心得:刻意训练专注力
乍一看,相关的介绍真的是老生常谈,什么需要安静的环境啦,需要好的心情啦。
我差点弃书,真的不想为了读书而读书,成年人读书是需要拆为己用的(这里不得不安利一下拆书帮)。
有一个案例引起了我的注意,说有一个写作大神教了作者一个培养专注力的方法:就是一口气不停歇的写。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只要不停就可以。这位大神做到了一个小时写8千字。而作者按这个方法稍微尝试了一下,居然能在一个小时之内轻松写出3千字。
作为一个刚开始写作的人来说,一天能写出2千字就不错了,一个小时有这么大量的字数简直想都不敢想。就觉得这是作者在自嗨,因为我们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我对这个方法嗤之以鼻。
昨天,看看见了一篇新闻,一位年轻的老师留下遗嘱,跳楼了。
我看了以后非常气愤,不是因为她遭受了什么不公平的待遇,而是年纪轻轻就这样轻易的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我很担忧,因为前几天我们还在痛心的讨论一个12岁的孩子跳楼是多么的可惜,孩子心智不成熟,三观也不稳定,那么成年人呢,大概看了一下她的遭遇,比她更累的比比皆是,都没有寻短见。
越看越生气,忍不住噼里啪啦的写里一堆心里的想法,当然以发泄居多。等心里舒服了一些以后,一看数据,在短短20分钟的时间里我居然写了1千字。重要的是一点也没有感觉到痛苦。
如果把让自己每天能写1000字当成一个自律项目的话,这样算不算舒适的完成了自律呢?
还是那句话,想要内化一个技能,离不开痛彻心扉的A1,只有唤起学习者过去的经历,才能帮助学习者提升技能。
我开始探寻原因,如果让我写一篇1千字的文章我可能会费很大的劲,如果让我唠1千字的嗑,那简直就是不费吹灰之力啊。
我打开了我写的内容,发现我对年轻人自杀这件事非常不满,是因为我除了痛心以外,我更感到害怕,因为我担心自己的孩子遇到点不顺也会选择轻生。
那么我该怎么引导我的孩子呢,我希望她知道没有任何事情比生命重要。
那么要怎么学会区分呢?
这就需要在生活中家长要传递能够让孩子学会区分轻重缓急的信息,让这些信的融化在孩子的骨子里,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也担忧孩子如果在学校或者工作单位受到了欺负,只知道默默忍受不知道反击,
这里的反击不是以暴制暴,而是运用合法合理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如果自己能力不够,就去寻求家长或者相关部门的帮助,希望孩子知道她不是一个人。
最后我想让孩子知道,可能很多事情没有办法像她想的一样美好,但是要坚信一切的不如意都是磨难,我们永远值得最好的。
结合之前唠嗑式的写作,再加上自己的思考与调整,一篇文章的雏形也就出炉了。我算了下时间一个半小时,字数2000+
全程高度集中,没有感到疲惫、心累,想逃避。
当然,这只是小试牛刀,可能是因为心中有很多想法,所以才能这么写,但这最起码验证了一个可能性,不是吗?
剩下的,就是加强练习,使之常态化了开始行动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