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A CHAT | 恒洋:开启品牌创新下半场
原创 福布斯环球联盟 福布斯环球联盟 2021-04-22 18:00
有一句像段子又带着几分严肃的“人生格言”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如若细细推敲起来,那么,成年人的世界也没有“容易改变”这回事。但对于恒洋而言,改变似乎是他事业发展永恒的主题。
从担任科特勒公司的咨询顾问,再到后来创立巴山虎易货网、玛丽办公用品网和个人品牌咨询公司“节制”,身份的跃迁让他找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事业锚点,继而扬帆再起航,如此周而复始。毫无疑问,恒洋享受其中,但同时他也不断叩问过自己的内心,曾经的创业初心又该如何安放。
如果说过往职场的一路打拼沉淀下来的是他不变的品牌创新情怀,而今这位“点子大王”也决心重新定格于此。但这一次,他选择了教育这一新的赛道,志在开启品牌创新的下半场帷幕。
恒洋
FGA:为何会选择教育这个领域进行创业?这与您之前从事的品牌咨询工作是否有关联?
恒洋:从职场打工人到创业者,从创业者到成功的创业者,从成功的创业者再到一位独立的咨询顾问。如今的我成为了一个引领着更多人去打破自己思维框架的人。
用我们学员的话说:“老师你在做个人品牌咨询的时候,成就的是一个人,而现在你在做教育的时候,成就的是一群人,你所解决的问题都是解决我们自己个人声望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总结很棒。
事实上,我创业的初衷是为了证明自己,后来发现证明自己的路径不止创业一条。不管是要证明自己成功抑或失败,我们必须不断反省自己创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然后以终为始。
后来在确定创业大方向的时候,我就想要去帮助别人,因为这才是“对的事”。帮助人,成就人,服务人,然后指引人,最后指导人。所以就从做个人品牌咨询公司慢慢过渡到了成立一家教育培训公司。
FGA:在过往连续创业的征途中,有哪些心得可以和我们分享?
恒洋:如今回忆起来,年轻时的创业往往是出自一腔热血,或者说是一个职场打工人对做老板的热切企望。但这是一场孤独的旅途,当中没有人带领你,更不会有人给你判断对错和指导快慢。所以在创业最初的几年,我陷入到了一个边创业边失败的过程。然后,一边失败一边更努力,越努力越失败。
我所创办的玛丽办公用品网,规模曾经一度位列全国前三,在全国拥有28个省、市配送中心。但市场变革的风暴来了,电子商务来了,京东一家独大,几乎将全国所有的办公用品公司都干倒了,这个行业在一夜间被颠覆。
所以,一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再完美,规模再大,在时代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因为后者会让一个行业不复存在,而这些行业企业也就随着时代的迭代被迭代了。商业的世界波诡云翳,唯有主动颠覆,方能创富。
FGA:以您名字开头的恒洋瓦大学中的“瓦”字有何特殊的寓意?
恒洋:在创业时我一直向往去世界上最好的学校学习,之后便来到了美国的密涅瓦(Minerva)大学。
这所学校很有意思,它将城市当成了教室,将作业变成了作品。每一个学生每个学期毕业的地方就是一座城市,而你毕业的作品就是帮助这座城市做了什么事情,当时这种理念让我特别感动。
密涅瓦大学校长的一段话也让我印象深刻:“有人说这不是一所正规的学校,因为没有围墙,也没有校舍,甚至没有图书馆。我告诉那些质疑的人,我们知道全世界最美好的图书馆在哪。我们让学员学习的地方就是有这些图书馆的城市,世界才是校园,城市就是教室。”
我当时听到这段话犹如醍醐灌顶,让我对教育二字有了更深的体悟,也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学,什么是习。如今我们看到的大部分教育是只教不育,我们了解到的大部分学生的状态是只学不习,这种没有结果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浪费时间。
所以,我在校名上加了这个“瓦”字,一方面是向密涅瓦大学致敬,同时也提醒自己,这所学校做的是结果教育和实战教育。
FGA:这所学校植根于实战派结果教育,具体又是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创新?
恒洋:我觉得最创新的部分在于理念,即人不需要学习,学习有时反而是一种束缚,而是需要不断发现自我。
这就像很多企业家,他们真正的成就并非源于自己的努力,而是来自于他对这个世界新的发现。这所学校开设的课程涉及创业创富,那么学员首先必须了解富人的思维,然后将其内化形成条件反射,最后外化成行为和作为。但在中国我们很多人往往仇富,觉得金钱是肮脏的东西,这种观念亟待转变。
事实上,富人思维是一种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思维,能够推动组织、经济、科技、公益事业的发展。我相信福布斯榜单上的这些富豪们也一定是对地球贡献最多的人群。
FGA:您作为品牌营销专家,是如何看待企业家个人品牌和企业品牌之间关系的?
恒洋:中国的商业体系早在清朝就已非常成熟,包括我们的金融体系和信用体系,甚至出现了国有企业,服务业和各种贸易的萌芽。细细研究你会发现清朝很多公司已经完成了品牌化的成长,而终极打法就叫以人命名的企业,比如说王麻子剪刀、王致和臭豆腐、内联升布鞋等等。你会发现这背后都有创始人的品牌故事。
再来看西方国家,比如在金融危机中倒闭的雷曼兄弟,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惠普电脑,这里的H和P都分别代表了一位创始人,还有咨询公司麦肯锡,这些都是个人名字命名的品牌,而最终都成为了企业的背书,也就是说个人品牌在成熟的商业环境里面,它就是一个企业声望管理的核心目标。
回过头来看当代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您会发现如果一家企业做的成功,企业家的声望一定是先于企业品牌的声望而存在,而企业品牌的声望则会不断去服务企业家的声望,两者之间形成一种有机的关系。
在如今营销过度的大环境下,人们不再关注品牌,比如海尔是谁,但是人们更愿意关注张瑞敏;人们不愿意关注阿里巴巴,但是想更多了解马云;人们不愿意关注华为,但是人们愿意聊有关任正非和孟晚舟的话题。所以人跟人之间的沟通是不能够被营销所取代的。
FGA:关于企业在创立初期的品牌建设,有哪些建议可以给到创业者?
恒洋:在这里给大家一个最核心的建议,大部分人认为做个人品牌和个人声望是指需要做很多事情才能够有影响力。但以我的经验来看,真正的个人影响力和品牌打造反而是你的“有所不为”,因为一个人的影响力要聚焦,人设需要固定化,这样你才能够被传播,这是第一。
第二,一定要让自己的专业性成为个人背书,而不要成为宣传点。大部分创业型企业家往往热衷宣传自己的专业性,但事实上那是你的专业,不是公众的专业,不是媒体的专业,而大家需要的是你这个人够有趣,所以你的专业只是你的背书,而不是你的宣传点,这一点大家也搞反了。
第三,一个想要管理自己个人声望的人到底应该管些什么?大部分企业家认为管理的是流量,是粉丝,并通过计算粉丝和用户的数量来评估自己的影响力,这是一个误区。真正的个人声望正向管理,需要的不仅仅是流量,还需借助专业媒体的力量,比如福布斯。所以我想,所有福布斯环球联盟(FGA)的会员也都应该和福布斯站在一起,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