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帮助认知觉醒

看《认知觉醒》的过程,一直在想怎么绘制这本书的思维导图。

今天试图绘制,发现工程量巨大,本着学以致用,想用自己的语言将书里的内容简单表达。许是功夫不到家,到最后还是照本宣科了。

这本书我看得非常细致,几乎是每一小节都有心得输出。

作者在书里列举很多例子,同时也引用许多他人作品里的精髓。大多数,都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正好与作者在书里提倡的深度学习中的知识关联以及教授他人契合。

这二十多天的阅读,我收获颇多。尽管很多概念,都曾听说过,但如作者这样浅显易懂的表达比较少有。简言之,就是被这本书触动了。

书里提到的很多现象都是当下普通人存在的问题,比如焦虑,比如模糊,比如舒适区,比如无效学习等等。故而在阅读过程,很轻易就进入到情境

这本书分成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讲元认知的概念以及一些问题。下篇则是提到认知觉醒所需要具备的一些能力,专注力,学习力,情绪力,行动力等等。

不论何种能力,深度学习的能力很重要。倘若学习只停留在表面,不会融会贯通,就只是搬运工而已。

这点我深有感触,最明显的就是看过许多书记不住内容。常常因为记不住内容而纠结。

看完书里的观点后,对于记不住内容

这点我释然了。其一,学会深度学习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其二,看完后能记住书中的一两个观点就够了。

如何能坚持深度学习呢?方法很重要。书里有谈到几点,如:获取高质量知识;缝接新知识;输出成果即教授他人。

看似简单的三点,其实很难做到,尤其是最后一点。高质量知识获取不难;缝接新知识需要刻意练习,比如练习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即动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于我而言最难的是教授他人。

我以前阅读,就是看完书就完事了,后来稍微好一些就是输出读书笔记,现在则有写读后感心得等,但依然达不到教授他人的标准。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我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转化书里的内容。

对于这点,作者的建议仍旧是刻意练习,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再就是反思生活。持续反思会提高我们对生活的感知力。

另外要想长期保持深度学习的状态,反馈和主动休息很重要。

说到反馈,深以为然。有反馈才能激励自己向前,不论正向反馈还是痛苦的反馈,都能让人生出意义感来。

高效学习不在于花费多长时间用于学习,而在于专注时间多长。累的时候主动停下来休息,优于强撑内耗。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回想学生时代的十分钟课间休息就能明白。

书的最后一章节提到的人生五件套:早起、冥想、阅读、写作、运动,我太喜欢了。虽然目前为止,我只做到了阅读和写作,但不影响我的向往。

早起的好处不用赘述,大家都知道;我也才知道运动后的两个小时学习效率会很高。

冥想则是听过许多人安利,还不曾了解过。作者在书里大致说了冥想的步骤,我尝试了一下,不得要领。接下来这将是我最需要刻意学习的部分。

这次阅读体验特别好,边看书边学以致用。除了内容浅显易懂外,可操作性极强,同时还获取许多书单。

如果你正在为不知道看什么书而纠结,那么我推荐你看看这本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