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很久没游泳了。
略高于泳池边沿的潮湿墙面上,赫然浮现着一行红色美术字:水深1.2米-3米,泳技不佳者慎入。
有着些许入水经验的自己,自我感觉还是非常良好的,热身后,自信地,淡定地带上泳帽和泳镜,缓缓踏入人数廖廖的泳池。
距离岸边越来越远的时候,才想起自己已许久未入深水区,踩水技能已被淡忘,有点怂了。出于安全的考量,沿着距离浮标较近处缓慢地前进。
突然,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身旁“驶”过一个泳技貌似甚佳的壮汉,危机感,压迫感瞬间伴随着水波袭来。双手下意识迅速下压,习惯性地想触底站立以保持平衡,而忘记已身在深水区,根本踩不到底。
仓皇转为踩水动作,身体可能未完全适应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完全不听大脑指挥,拖着它往下沉。喝一大口水后狼狈地继续恢复三脚猫踩水动作,好在勉强可以笨拙地移动,终于抓到漂浮绳后,大喘着气羞愧而迷茫地望向岸边,正好撞上救生员疑惑又带着些许鄙视的眼神。
又糗大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混过深水区的。
还依稀记得学生时代,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是挑战自我吗,还是追求新鲜刺激,或是对训练工具非常感兴趣(听说主要是蹦床),还是只是为了彻底学会游泳,或是别的什么吧,选修课曾经报了跳水。
身着黑衣的跳水助教,面对我们这些不知道什么原因而来的学员,娓娓道来:要想学习跳水,先得学习在池边入水,这个动作并不难,先要向水的最深处看,阳光好的时候,你会看到水底,然后控制身体,让自己倒立着完全投入水中。
其他学员们好像商量好的一样,纷纷迅速淡定地扎入水中,可能都是胆量,理解力和泳技绝佳的家伙吧。
助教走到我这里停下来了,他可能并不知道与大家格格不入的,久久地保持入水姿势,呆呆地杵在岸边的我还不是完全会游泳,或者说,并不是完全会踩水,对于具备一定深度的水,还是心里没底。
犹豫啥呢?
害怕。
怕啥呢?
怕扎到水里起不来了,怕窒息,怕呛水,怕。。丢人。
别想那么多呀,就多想点好处,比如,迈出这一步,就可以去好玩的1米板训练啦,还有啊,水是好东西呀,可以瘦身,更可以美容,多好。
阳光很好,透过窄窄的窗洒向水面,交叉双手完全俯下身去,顺着双手的方向看向水底:在暗涌的水波中,依稀可见细碎的白色瓷砖,在阳光的照映下反射出星星点点的光泽,那好像是更为平静的世界。
也不知道怎么了,他的话音还未落,或许是信了他的“美容论”,或许被神秘的依稀可见的水底吸引,或者更多的也是不甘于人后吧,我已经深吸一口气,大义凛然,朝向泳池的最深处出发了。
水底并非想象中的那样难以抵达,也比想象中更加温暖,由于入水前呼吸够深,气也憋得够足,自然形成了包围圈,不用担心水底压力更大的水流窜入到身体中来,也莫名感觉到很安全。
随后的训练,就从池边到1米板,再慢慢过渡到了3米台。
之前看跳水比赛的时候,好像觉得运动员们很优雅轻盈,感觉人家挺轻松的。喜欢看她们腾空而起,在空中自然划过的优雅流畅的弧线,更喜欢欣赏和并不专业地评判她们入水后,水面留下的,美丽的小小水花。
可是当自己第一次登上3米台,小心翼翼地探头向下望去,日常平静的碧蓝色水面好像变得动荡不安,更好像“沸腾”了起来,每一处水面都充满着惊险,大半个身体下意识往回缩,双脚却不得不,极不情愿地向跳台边沿慢慢地挪去。
日常的训练动作已全然忘记,但是日复一日的,枯燥反复的低跳板,蹦床弹跳,倒立等训练,可能对于胆量提升有点点效果,不至于腿软,也不至于眩晕。更多机械地觉得,迷茫,抗拒。迷茫如何起跳,抗拒跳入水中,同时更多地担心,落水姿势可能会非常难看。
“勇敢点,身体绷直,跳下来!跳!”
这时从“沸腾”的池水边传来教练的喊话,也可能是距离远,感觉喇叭音效不太好,但是她独有的,必定是历经过惊涛骇浪的沙哑嗓音,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
或许是感知到了沙哑嗓音中的期待和鼓舞,或许也不如说是既然登台了,总得有个交代。最终,灵魂和肉身都很茫然地,松散地,爱咋咋地地跳下来了,就闭着眼睛,屏住呼吸,把自己胡乱丢给这一池子惊险喧闹的,充满生涩氯气味道的池水了。
结果就是被巨大的,喧哗的水面拍击得生疼,像突然被胡乱摔在砧板上的一条笨拙而茫然的鱼。随后冷冽的水中涌来大大小小的气泡,如同冰冷的迷雾向自己侵袭而来,水面留下的可能除了终于结束了的释然,以及对这猝不及防的一切的巨大的疑问,还有就是觉得自己太草率地完成了一场滑稽的“落水”之后的自责和狼狈。
后来的训练过程中,被教练用大喇叭反复地叮嘱,“精神放松,身体绷直”。也可能是被重击得多了,也皮糙肉厚了,精神慢慢尝试放松,身体艰难地反复尝试绷直以后,好像在这冰冷的,碧蓝的“砧板”上找到了一些生路,找到了一些些自然融入的感觉。
再后来,可能是因为反复入水的冲击,引发了长时间的耳鸣,身体不适的同时,居然松了一口气,感觉算是好容易找到了一个借口。虽也有些许不甘和遗憾,可更多的是怯懦,最终放弃了3米板的结业考试。
可能也着实害怕那种被重击的,冰冷的,狼狈的感觉。但也会永远记得教练最终与我告别时投过来的眼神,那眼神好像在说,其实有时候生活,远比训练,残酷得多。
事后想想,虽如释重负,却也追悔莫及,终于还是没能完成终极挑战。也许所有的未完成,也一定是会记得吧;也许所有的挑战失败,也一定是遗憾的吧。
人性,人生,本就是如此。
此刻,随着水波优雅缓慢地游走,还是那一池碧水,不再沸腾,不再喧哗,更不再冷冽,平静了许多。
伴随着呼吸换气,头不时埋入水中,什么都不想。徐徐地前进,并行的或是久经泳场的粗犷汉子,或是泳装之下鬓发如云,身材曼妙的女子,还有泳圈傍身,尚未知道深浅的黄口小儿。
面对这深度不断变化的池水,或许有的人感受到的是岁月静好,有的人,想到的是平静之前或许发生过的暴风骤雨,而有的人,也许想到的是水波之下的暗流涌动。
也慌乱过,也曾自如优雅地游走过,不得不从高处迷茫地落入过,被水面很痛地击打过,却也没有信心在最终平静的池水中游刃有余。
而当下,只想在平静的水底之上,踏着脚下的暗流,任由自己随波游走,或许会遇到某大汉突然而至的“水下飞脚”,或许会听到某姑娘浮在水面散开去的银铃般的笑声,或许游得累了,与黄口小儿一起,无视救生员鄙视的眼神,抓住浮标休息,休息一下,喘口气儿。
但是,相信以及无比坚信,终将会在灿烂的阳光里,踏着深可见底的水波,迎接一切可能的,未知的挑战,抵达心灵的彼岸。
最后,或许与本文无关,只是想顺便提一嘴,最近偶尔刷到的,喜欢的偈语: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最最后,灵魂中的愁苦和尘埃也好,浪涛中的回肠荡气也罢,也确实需要知足常乐,要持续致敬和珍惜整体和平的环境,来到自己生命中的有缘,友善的生机勃勃的人物,和充满小“虱子”和小确幸的静好的岁月。
预祝everybody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