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南朝梁时有个和尚和别人打天地官司,梁武帝批示了一个“贞”字。
有关部门都不能领悟梁武帝的意思,问了很多人也没有人知道梁武帝是什么意思。
刘显说:“贞字文为‘与上人’。”
汉武帝喜欢用谜语考较东方朔。
又一次正好上林进献了枣,武帝用手杖击打未央宫的门槛,说:“叱叱!先生束束!”
东方朔回答:“是不是上林进献了四十九个枣呢?”
原来东方朔看见皇帝用手杖敲击门槛,两个木就是林,意味着上林。束束,就是枣,叱叱,就代表着四十九。
原文
梁时有沙门讼田,武帝大署曰:“贞。”有司未辨,遍问莫知。刘显曰:“贞字文为‘与上人’。”
武帝尝以隐语召东方朔。时上林献枣,帝以杖击未央前殿,曰:“叱叱!先生束束!”
朔至曰:“上林献枣四十九枚乎?”朔见上以杖击槛,两木为林,上林也;束束,枣也,叱叱,四十九也。
补
刘显,南北朝时期南梁官员。据说他六岁就能读《过秦论》,是个知名的神童。
感
这个“贞”字,为什么会是“与上人”,我完全没有领悟。
那个东方朔的是拆字,我能明白,但是,这tmd也太扯淡了。
我觉得这不是智慧的故事,这是个酸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