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为什么学好数学对洞察商业本质很重要》笔记1
数学是用来描述万物本质的语言
一个创业者、管理者或者企业家,为什么要学习数学?
因为数学是用来描述万物本质的语言。只有从数学上理解了一件事情,你才真正从本质上理解了这件事情。
所有的语言都是连接器。
数学语言呢?它是用来连接现象和本质的。
基础成功率
创业时,我们经常说“天道酬勤”“坚持就是胜利”“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失败,就是半途而废”。
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终于发明了白炽灯。彼得·韦斯特贝卡(Peter Vesterbacka)研发了50多款游戏,屡败屡战,最终创造了《愤怒的小鸟》。王兴历经9次创业失败,最终做出了美团。
我们要借助数学语言来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
首先,你要理解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基础的概念,叫“基础成功率”。
基础成功率是一个多因素变量。它受创业者个人能力的影响(如有没有创过业、踩过坑、带过团队等),受所在行业特性的影响……甚至受一些意外状况的影响(如CTO突然离职去看世界了,下一轮融资泡汤了,数据库被加班到绝望的程序员一怒之下删了等)。
基础成功率不可能等于0。
基础成功率不可能等于100%。
万一像教培行业一样突然就被治理了呢?虽然不容易遇到,但是“黑天鹅”一定在某个角落等待起飞。这时,很多企业会感叹:“为什么我们做对了所有事情,依然错失城池?”
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对创业企业来说,基础成功率的取值范围是:
0<基础成功率<100%
那么,创业企业通常的基础成功率是多少呢?
这就要看你怎么定义成功了。
每个创业者对成功的定义都不一样,但是,商业界对企业的成功还是有基本共识的,那就是:永续经营。换句话说,就是一直活下去。活得越久,企业越成功。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为2.5年,生命周期超过5年的企业不到7%,能活过10年的企业仅有2%。
你认为活多久叫成功?5年?那么中国企业的基础成功率只有7%。10年?那么中国企业的基础成功率只有2%。
看上去仍然是一个不高的比例。怎么办?
这时,我们要开始动用“坚持、不放弃”的品质了:失败了,不放弃,坚持再来一次;还不行,那就再来一次。
这时,你要理解另一个也很重要但稍微有点难的概念,叫“整体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