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希望看到孩子们其乐融融的场景。
01
昨天,宝宝和檬檬在营销大厅的游乐场玩。
都都很快融入到宝宝、檬檬的小团体,他问可以进小屋子玩吗?宝宝欢迎都都加入。
但宝宝不欢迎涵涵妹妹,虽然涵涵很想一起玩。宝宝拒绝让涵涵进小屋子玩,涵涵告诉爷爷,爷爷讲道理,试图说服宝宝,效果近乎零。爷爷要带涵涵离开,涵涵不愿意,她想和小朋友们玩。
以前我也给宝宝讲道理,要一起玩。特别是公共设施,是属于所有小朋友的,大家共享,一起玩。
但宝宝对小朋友区别对待,怎么办?
我和爱人讨论,说大人说道理,宝宝不听,怎么办呢?爱人说:“别人说你,你不也是不听吗?”呃…好吧,我也不爱听说教。当然,我也对人差别对待,只是不致于像孩子这样。
讨论的结果是没想到什么方法。
02
今天早上(12月10日),我带宝宝出门,先提前给她说道理:要友好、要一起玩,公众设施要共享,不应该拒绝别的小朋友进小屋子。宝宝不吱声。
后来,走在林荫道上,我有了灵感,跟宝宝说下次和涵涵商量,请涵涵当小兔子妈妈,敲小屋门,你们一起做游戏。
宝宝说有大灰狼,害怕。
我说故事是编的,可以改。让故事里没有大灰狼,有兔爸爸、兔妈妈、兔姥姥。
宝宝又说:“我在小屋里炒菜。”
我说:“那谁买菜呀?请涵涵买菜,或者摘草莓回来,可以吗?”
这样的交流,像讲故事,孩子也能参与,说自己的想法。
不知道这样可不可以让孩子们一起玩。
今天涵涵妹妹没来,没办法实践验证。
03
今天,游乐场有四个小朋友,两女孩:宝宝和檬檬;两男孩:都都、瑄瑄。
都都拿挖车,瑄𤦌拿警车,冲着女孩子们有点张牙舞爪的意思。宝宝和檬檬愣了,这架势有点唬人。
宝宝找我诉说他们不友好。我问男孩们是不是要拿玩具给宝宝檬檬玩。他们摇头,抓紧玩具车,跑了。
宝宝和檬檬玩百变积木,吸引了男孩们。女孩们有点紧张。
我指着积木造型,问瑄𤦌像什么?他说圣诞树。宝宝说不是,是马。我问檬檬,她也说是马。我问都都,他说是鹿。
我说太好了,孩子们都说了自己眼中的样子。
宝宝又说是蛋糕。我问谁过生日呀?
宝宝说:“我过生日。”
于是,我说待会轮到檬檬、再到都都、再到瑄瑄过生日吧。
我提议唱生曰快乐歌,瑄瑄马上开口唱,都都也开口唱。
宝宝又分“蛋糕”,把两块积木放在我手上,我说:芒果味蛋糕,我喜欢,谢谢!
宝宝把两块积木递给瑄瑄,我问他是什么味道呢?瑄瑄说:“我的也是芒果味。”
宝宝分给都都,都都说是草莓味。
檬檬也说草莓味。
宝宝说她的是blueberry。
这样玩一会,男孩女孩熟悉了,开始一起奔跑、停下来摆造型。
我带了一盒洗干净的葡萄,孩子们很快就吃完了。
其乐融融的氛围,我看到了。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