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菁、铎平:
你们好!
立春刚过,昨天是你们的开工第一天。你们的春节假期已经结束,我不知道你们给自己确立的新年愿望,事实是2025年第一个月已经离我们而去了。时间的流逝总是如此无情,我选择在这个节点给你俩写新年的第一封家书,就是想提醒你们对世间万物都要心存敬畏,要始终保持谦卑坚持学习。
刚刚过去的一月份,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在我生日的那天将2024年的家书集结成书,二是与你们的妈妈一起去马来西亚旅游了一周。由于春节期间时间特别紧张,还有一件事没有做成,这就是我想召开一次家庭会议,想把2024年的《继红家书》亲手交给你俩,想达成一些家庭建设的共识,从而唤醒家庭每个成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家庭建设中,齐心协力共同建设一个现代学习型家庭。在雅菁离家之前,我把《继红家书》和《把自己重养一遍》亲手交给她,铎平,我希望你俩都能认真阅读这两本书,提升认知并付诸行动,在新的一年里,让自己获得更好的成长。
经历了2025年的第一个月,我最大的感受是既要对传统文化心存敬畏,又要紧跟AI时代坚持学习。我最近在读两本书:一本是冯骥才先生的《过年书》,另一本是萨尔曼.可汗的《教育新语》。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是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过年书》就是春节申遗的推荐者、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编著的一本好书。《教育新语》是可汗学院创始人深度思考、前瞻教育未来的重磅著作,是一本扣人心弦的未来学习指南,是帮助家长和老师刷新教育思维和教育方法的案头读物。通过阅读《过年书》,我对年文化、对春节、对传统文化有了全面深入地了解,进而产生了强烈的敬畏心。读了《教育新语》,我对人工智能、对未来学习、对创新教育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面对呼啸而来的AI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积极主动的态度拥抱人工智能,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对传统、对常理、对常识心存敬畏,保持谦卑,更重要的是加大学习力度,努力成长为一个与时俱进的终身学习者。实际情况是,面对时代洪流,绝大多数人都还没有做好准备,甚至好多人都还未觉醒,或者处于蒙昧或无知状态。比如最近特别火爆的Deep Seek(深度求索),有的人竟然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经过近几天的体验,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贴心帮手,也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学习工具和超级智能助手。
我在2024年《继红家书》的前言中,倡议“让终身学习成为新的家庭传统”,那么在2025年的开工第一天,我就要把学习作为头等大事来讲。我首先要从自己做起,给你俩做出榜样。我不仅要坚持读书,还要学以致用,在日复一日的平凡日子里,重塑一个全新的自我。新的一年,我将继续跟随水溶老师共读《石头记》(《红楼梦》),继续在橡果书院学习“晨诵课程”,继续在黄翔教授的引领下学习脑科学知识,继续在彭凯平教授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引导下建构积极向上的心理机制,继续在追随张文质先生学习家庭建设的基本常识,继续在张展晖教练的指导下学习跑步,继续通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学习营养学知识,继续在郑煜煌教授的影响下终身学习持续成长。
我之所以如此执着地醉心于学习,就是基于对传统、对常识、对时间、对生命、对人生、对使命的无比敬畏。一个人越是学习就会越觉得自己无知,越应该保持谦卑,我觉得这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2025年对我们全家是一个特别值得期待的年份,因为你们的宝宝即将在八月份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迎接让我们所有人念念不已的“孩子”?还是让我们一起聆听纪伯伦的经典诗作!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文 | 纪伯伦(黎巴嫩)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具有独特禀赋和独立人格的生命,我们无论保持什么样的敬畏心都不为过。因为童年是一个黑匣子,儿童是成人之父。每个孩子的到来,可以让每个大人获得持续不断的成长。在孩子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小学生,孩子才是我们每个成年人的真正的老师,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我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就是因为从2011年我开始从事小学教育管理和教育实践将近15年的学习行动,我要感谢聂明智校长将我引入小学教育的领域,带领我开始学习如何做教育,让我将教育作为自己的命业。
雅菁、铎平,让我们每个人心心念念的宝宝即将到来,其实我们都还没有真正做好准备。孩子真正的起点是父母,父母的素养才是孩子成长的起跑线。学习型的父母,具有成长性思维的父母才能培养出终身学习的孩子。为此,我在这封信的最后向你俩提几点学习建议:1.向专家学习孕期护理常识;2.学习“新父母五门大课十讲”(帆书);3.学习【文质大课堂】“家长学校”年度课程;4.阅读《继红家书》《把自己重养一遍》《何以为父》《发现母亲》等书籍,并学以致用;5.从现在起开始为宝宝的成长做记录,也把你俩的学习和成长经历记下来(文字、照片、视频都可以)。
大约20年前,我国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就提出父母要有“上岗证”,正如开车需要驾驶证一样,做父母没有经过学习培训考核,没有取得“父母上岗证”同样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这个道理其实很多人都懂,但很少有人去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世间万物都是有规律的,家庭教育也一样。我衷心地希望你俩能够通过系统全面持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方法,不断成长为新时代的新父母,成为宝宝一生的榜样和示范。
雅菁、铎平,每个父母才是孩子一生的贵人,父母有多努力,父母有多优秀,父母有多幸福,孩子才会有多幸运。宝宝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才是他一生的幸福。
真心地祝愿你们:工作顺利,天天进步!
爸爸:吴继红
2025.2.6
新年家庭建设纲要(2025.1.26)
一.建设目标
学习型家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让学习成为一种日常习惯和生活方式,这是一个普通家庭不断迭代升级的底层逻辑。
二.行动计划
1.赠书仪式:《继红家书》
2.召开第一次家庭会议
厘清家庭建设的两个要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明确家庭建设的两大行动:运动(健康)和读书
牢记家庭建设的两个习惯:早起和早睡
回归家庭教育的两个原点:生活和生命
3.主推书籍
《认知觉醒》(周岭)
《把自己重养一遍》(梁爽)
4.行动倡议
(1)健康饮食
(2)科学运动
(3)坚持读书
(4)付诸行动
(坚持通过记录倒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