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录】《掌控习惯》这本书中说,要想实现有意义的改变,新养成的习惯需要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突破并无明显变化的平台期——我称之为潜能蓄积期。
【概念转述】
想养成好习惯,很多人都倒在了看不到变化的阶段。就像爬山爬到一半,看不到山顶,心里一慌就放弃了。
【生活联系】
我反思了一下自己这几年阅读和健身这两件事情是我坚持比较好的。阅读就像给心灵找了个小窝,下班后一头扎进书里,那种感觉特舒坦,时间长了,想法也多了,格局也跟着打开了。健身也是,尤其是瑜伽,一开始我也没想着练几天身体就变得多强壮,只想着每天拉伸拉伸,让自己精神点。就这么坚持了五年,实实在在感受到好处了,身体很少出小毛病,工作学习都不耽误。
可说到写作,我就有点惭愧。一直想着把工作、生活里的事儿和想法整理出来,一开始给自己定的目标太大了,每天要写3000字,一个月要写多少多少,结果压力一大,坚持没几天就放弃了,毕业都十几年了,这事儿还没做成。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就想着重新开始,每天写一点,慢慢来,到现在也输出近三十万字了。
再讲讲我的主业,社区工作。平常总被各种琐事缠身,一会儿处理邻里纠纷,一会儿又要统计各种数据,忙得晕头转向。时间长了,我就开始找借口,觉得上面管的人太多,工作太难做,根本静不下心来深入研究。社区工作涉及到的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其实挺多的,我却连相关的专业书籍都没好好看过几本。每天被眼前的事儿牵着走,从来没想着透过这些日常琐事,去总结点经验,提升下自己的专业能力,这就是没养成好习惯带来的后果。
还有在我做教育培训的时候,接触到很多家长。他们都盼着孩子能快点养成好习惯,可就是没耐心。想让孩子独立学习,就给孩子几天时间,孩子要是没达到预期,或者有点小退步,家长就开始焦虑,觉得方法不行,立马就放弃了。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也是,做一两次没看到明显效果,就觉得没用,这不仅浪费了钱,还耽误了孩子成长,真的太可惜了。
【行动指导】
个人成长:写作这事儿肯定得坚持下去,每天哪怕只写几百字,只要不停就行。
亲子教育:以后培养孩子习惯,我得多点耐心,和孩子一起慢慢进步,孩子偶尔偷懒或者没做好,也不要着急上火。
社区工作:每周至少抽出三个晚上,每次一小时来研读社区工作相关的专业书籍,把理论知识补起来。遇到琐事的时候,多想想背后的规律和解决办法,不再盲目抱怨。
职业发展:在教育培训和心理学领域,每天花半小时学习专业知识,把学到的用到给学员和来访者的服务里,多分享有用的东西 ,让好习惯慢慢变成我的职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