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有人告诉我们,对事不对人,我们只讨论这件事是否合理是否可行,我们不去针对制造出这件事的人,好像我们在保护制造者,我们为了让这个讨论能够和平的进行下去。
同样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根据这个事儿推断出他的炮制者是谁,因为这件事明显的带着制造者的偏好和习惯,以至于我们闻味就能知其人。那么我们对事不对,人岂不是一句空话?
我们应该对人不对事,今天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为之一振。因为在我的工作中,我们就有这样的习惯,当决定把一个事儿托付给谁的时候,别人会提示我们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他,他是干不了的。
在心理学中,我们会知道关于人的一贯性、秉性或者换成我们生活中的语言,就是他的做事风格,他的做事风格是在他的思想指导下完成的,我们根据他的做事风格,可以反推回去,就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江山易改秉性难易,虽然我们承认秉性难移不是说不可以移,但做事的一贯性就可以让我们推断出这个事交给他,他会设计出什么样风格的方式方法。
其实就这个问题往深处说,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但是我们习惯于对事不对人。叫我来说,这就是一句假话,因为我们根本做不到,我们认识一个人不就是通过他做的事儿来认识他,因为我们知道他做事的结果透漏着他的价值观。
细细去思考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你会获得很多。正如一个老师用一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事情,你会觉得很有意思。
老师说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研究原则与例外的学问。什么是美学?美学是研究情绪的科学。
在法律中,原则就是法律的规定,如果有法律规定就完成了法律,那么就不会有法学。就因为有例外,所以才发展出法学。
例如不能闯红灯的规定,怎么界定?什么情况下可以闯红灯?不知道的情况下闯了怎么办?故意闯红灯怎么办?闯了一半又返回去了怎么办?
过去我一直认为美学就是研究美的学问,所以看到说美是研究情绪的科学感到很新鲜,但是看到这个题目我也认可,因为美怎么界定,你说美就是美吗?我说美也不一定,都是每个人的个人情绪所影响。
真是走入好玩的迷宫,让我在这里面好好享受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