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6:00起床。
申请樊登读书会《西游记》免费听。看《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8:30吃饭,9:20开始整理早读内容。《少年王冕》课例10:25整理完成。
总体把握人物品质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开课伊始,检查预习少年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提醒大家按先重要,后次要的顺序,依次填写两个你认为最能表现课文中王冕性格与品质的词或词组。为减少太多的交流时间,干老师直接给出两个参考答案——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然后统计学生整体答题状况。(期间纠正了孩子们语言表达时的不严谨情况:对孝敬父母和孝敬母亲进行了区分)
每一个环节结束后,都在课文题目旁边标上相应的星数。这也是关注教学过程评价的一种形式。
算一算,找一找,理清文章结构
课文用约980个字,写了王冕前后相距12年的生活经历。如果平均下来,每年要写80多个字。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这一问题的设计就引导孩子们关注文章的结构。通过快速浏览和查找,初步区分文章详写内容和略写部分。学生在汇报时引导他按照屏幕上岁数的序列表,具体说哪些年龄段详写,哪些年龄略写。语言表达尽量简洁。
学习第一段了解王冕相应背景知识,体会古人写文章惜字如金,不断练字琢磨。
43个汉字写出了王冕所处的朝代——元末明初,籍贯或家乡——浙江诸暨,重点写出了他特殊的家境——7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靠做针线活供他都读书。
辍学
抓住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中的眼看,体会一个女人,在丈夫去世,年头不好,孩子还小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做针线活供孩子读书时的艰难。苦巴苦业的盼着孩子快点长大帮助承担一点家务。期间的辛苦和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抓住王冕的话体会真假
说说王冕为什么在学堂里闷得慌,为什么放牛快活?
把原文中的句子:“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改了标点符号:“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这样改完标点符号就说明了他放牛快活的原因,因为我又能贴补家用,还能读书,当然快活。
接着,设计了补充心理活动的练习,说说在学堂里面的闷得慌原因。
“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引导学生把这个问题和王冕母亲前面说的话连起来思考。王媛劝说母亲放下包袱并没有因为放牛而耽误我的学习,我放牛时也可以带书去读。
通过母亲的交代感受“严厉的父爱”
出门上工前母亲对王冕进行了交代,干老师在这里设计了一个对比读。
把原文中的“早出晚归”换成“晚出早归”,让孩子通过比较,说说有啥不同?
早出晚归:很早出去,很晚回来。晚出早归正好相反,很晚出去很早回来。独自带儿的老母亲,心疼爱护儿子但对儿子要求很严厉,既然去放牛就要特别的细心,要认真的劳动,不能偷懒。
了解王冕人生轨迹
为什么舍不得吃?——孝敬母亲
为什么舍不得花?——自强不息,为自己的未来着想,要读书,要活出个样儿来。
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为什么这个三四年用的是“不知不觉”的?
王冕人生的转变:画荷
文章惜字如金,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写这场雨和雨后的荷花?
学生最初的回答都是因为看到了荷花很美,所以才打动了王冕开始学画。为什么不仅写,而且要详细写?
学生回答后,老师帮助梳理:画画是王冕整个人生的转折处,在前面王冕替人放牛,很艰苦很艰难,但是学画后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时,荷花也是完美人格的写照,王冕的人格就像荷花一样,生机勃勃,自强不息,纯洁高尚,所以不但要详写,还要细致些。
接着,老师把这段话出示在大屏幕上再表示顺序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段话的神韵读出来。王冕在学画的过程中践行: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越画越好,成了画荷花的高手,得到了钱买好东西,孝敬母亲。
回归教学目标王冕孝敬母亲自强不息
母亲为什么心里十分欢喜?
约980个字,写了王冕前后相距12年的生活经历,作者是怎样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哪些东西要详细?怎样的事情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