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160天。
今天分享《呼兰河传》。
提起作者萧红,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应该是她那曲折的爱情,萧红可以说是民国最惨的女作家,奔波、贫困、短命,十九岁就离家出走,一走便再也没回头。
有人说张爱玲她的一生是坎坷的,但和萧红的一生比起来,她只能算是一个安逸作家。萧红原明张廼莹,1911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城的一个地处家庭,童年时期母亲早早过世,父亲又对她很冷漠,除了祖父的关爱,萧红感受不到家的温暖。
1929年,最疼爱她的祖父也走了,萧红失去了唯一的亲情温暖。到了1931年,她又为了反抗家中的包办婚姻,逃离了家,踏上了一生漂泊的道路。因为萧红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家族视为大逆不道,最终也将她踢出了族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从此萧红彻底地成为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萧红”这一笔名是她在发表《生死场》时开始使用的。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同时她也是民国“第一苦命女子”。
萧红曾经说自己是《红楼梦》里面的香菱,的确,她身世坎坷,特别是情感经历波折复杂,她渴望爱情,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抛弃。她出生于地主阶级,但却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她的一生颠沛流离,先后经历了父亲的绝情绝义,未婚夫的始乱终弃,丈夫的背信弃义,爱人的临阵逃离,还有国家的支离破碎。
她的一生都在追求爱情,追求自由,她只想做自己,但却又永远做不好自己。在每一段感情的开始,她都希望自己眼前的这个人能够成为自己的依靠,但她所依赖的爱人,陆振舜、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或者她所敬重的鲁迅,这些人都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她永远的救星。
萧红一生感情的悲剧根源,在于她在那个男权社会里,她要自由平等,可是她又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这最终导致她幻想的破灭。
《呼兰河传》作为她的代表作,最大的特点在于萧红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对家乡呼兰河城细致入微的描写。相比林海音《城南旧事》中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在萧红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尖锐的批判。
萧红就像为自己的家乡开一场吐槽大会,她描绘了呼兰河城当中无处不在的“吃瓜群众”,大朋友们在亲子共读前可以先思考几个问题,横在呼兰河城当中那个大泥坑,经常有车马陷在里面,还不时滴淹死人畜,人人都在抱怨它带来的不便,但是为什么没有人想着把它填起来呢。
萧红的外祖母为什么会特意的举起大头针,站在窗外,等着她伸出手时刺她一下。团圆媳妇明明身强体壮,健步如飞,为什么别人总是张罗着给她治病?那能说会道的王大姑娘跟了冯歪嘴子,为什么就不再是好姑娘。
抱着这些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性,呼兰河城的人是麻木愚昧的,而且他们具有一种病态的看客心理,对该管的事情漠不关心,对不该管的事情又表现出极度的热情。正是这种戏剧性的心理错位,助推了许多悲剧的产生。
例如,在书里面有这样一处描写,造纸坊里面有一个刚出生的孩子被活活饿死了,没人关心孩子为什么会死,可是面对胡家年仅12岁,坐得笔直,走路飞快的团圆媳妇,他们却又十分热情,纷纷献计献策,希望帮助胡家教育出一个合格的儿媳妇。可是究竟什么样的媳妇才是合格的呢?他们不知道,但他们知道只有打,才能调教出一个贤惠懂事的媳妇。
在团圆媳妇如他们所愿,被打生病的时候,胡家轮番上演了跳绳、赶鬼、当众洗澡等大戏。这群人又坐不住了,胡家成为了他们每天的打卡地。若有不去看跳绳赶鬼的,就会被认为是落伍。而对于那些半身不遂或者卧床不起,看不到的人,大家也会替他惋惜,觉得这是一种不幸。
所以,在团圆媳妇“洗澡时”,跑去看热闹的不下30个人,而且个个眼睛发亮,精神百倍,人心大为振奋。面对原本开朗、漂亮,所有人都赞不绝口的王大姑娘,吃瓜群众也把她推向了风口浪尖。原本是“不少人想娶做媳妇”的王大姑娘,仅仅因为自由恋爱,嫁给了磨官冯歪嘴子。
这触动了几千年传统礼教,一夜之间,王大姑娘的长处全变成了毛病。人们不惜用最恶毒的话诋毁她,她的家里家外,时不时都围着一群看热闹等好戏的人。一有风吹草动,大家便幸灾乐祸地奔走相告。
他们用看热闹,出馊主意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并把它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但他们却不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其实就是间接导致悲剧的推手。这就很像生活当中那些网络上的键盘侠,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喜欢说话,但看到网络上的热点事件,他们又十分热心地出谋划策,大义凛然地评论。他们一边在网络上津津有味地当热心群众,一边又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公沉默不语。
看着萧红笔下这群看客,我们可以反思一下,愚昧、麻木是一种罪吗?面对那么多身处社会底层,机械生活的人们,我们应该哀其不幸还是怒其不争呢?
萧红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回忆鲁迅先生》。在她眼里,鲁迅先生是她文学的导师,作为鲁迅的弟子,萧红在写作上也受到了鲁迅的影响。在这本书里面,萧红就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展示了呼兰河人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
在书的第一章,萧红浓墨重彩地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大泥坑。这个泥泞不堪,阻碍了车马、行人,淹死过鸡鸭猪狗和小孩的大泥坑,人们纷纷展开讨论,他们想到了拆墙、栽树,却没有人提议用土填上。即使是这样也只是说说,并不实际的行动。人们依然安于现状,他们把那些能侥幸从这个泥坑上面过去的人当作英雄,而那些被吓得脸色发白,两腿发抖的人则被他们称为胆小鬼。
从萧红略带戏谑的描述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群深受大泥坑之苦,却自欺欺人的可怜。在这里,大泥坑被赋予了一种象征。表面上写的是大泥坑,实际上是在写一种生活方式和几千年来经久不变的思维模式。
呼兰河人就是在这种毫无意识的历史惰性当中,消磨着自己的生命,却浑然不知。在萧红这种逗趣的叙述背后,隐藏的是她对当时整个社会和人们生存状态的忧虑和思索。在这本书里面,萧红还用大量的文字去描述了跳大神,放河灯等等精神盛举。
这些对于闭塞、落后的呼兰河人来说是最好的消遣模式和精神寄托。而这些盛举无一例外地都与呼兰河人的落后、愚昧、保守有着深厚的联系。跳大神是为了治病,不管花多少钱,是否能治好,他们始终虔诚地对待,不会有任何质疑。
放河灯对他们来说是行善,给冤魂托个河灯,让他们得以托生,而河灯是否真的帮得了鬼,他们也不清楚。他们只知道这是祖辈留下的规矩,必须要这么做,不管有没有意义。就像十字街上明明有牙医,可哪怕人们牙疼的要命,也绝不会去看。
因为在这些人看来,给牙齿看病的医生是骗人的,所以呼兰河人象征着被封建思想束缚的中国人,他们因循守旧,得过且过,他们不会对落后的封建习俗质疑,更不会轻易改变,最终他们在在这些陋习当中迷失了自己,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如同动物一般没有思想,犹如行尸走肉。
萧红对于小说还有独特的见解,有人认为小说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得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科夫的作品那样。我可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所以萧红的小说一直都很有特色。
大部分人在刚翻开这本书时,会觉得它不像一本小说。那是因为萧红抛弃了小说常用的因果关系或者是时间关系的写法。在这本书里面,每一章节看上去都是相对独立的,但仔细分析我们又会发现,萧红其实是搭建一种内在联系。
在书的开头萧红这样写道,严冬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大地则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了。
在这里,表面上写的是当时的环境,其实萧红是在隐喻人性和社会,就像是这满地裂口的大地,充满了裂痕。这个开头,也给这本书定下一个基调。这是一个严寒冰封的世界,犹如那时的社会,暗喻了当时社会人情冷漠以及人性上的缺口。
可就算是在这样的人情冷漠环境当中,仍然有着热爱生活的人们,有冰天雪地一步一滑卖馒头的老人,马身上挂着冰梭赶大车交易的人们,在破旧的粉房里一边挂粉,一边唱歌的苦工们,他们在灾难面前不屈服,选择乐观,顽强地活下去。
萧红并不止在简单地剖析当时社会的弊端,她还试图让人们有所认识,更冷静地面对现状,寻求改变。从书中的小人物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底层人民的初步觉醒。就像鲁迅所说的,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北方人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
冯歪嘴子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他的遭遇是不幸的,然而他的生命力要比“团圆媳妇”顽强得多,他像巨石下的草木一般弯曲,向上生长,不管环境多么恶劣,遭遇多么不公,他都没有想不开,而是坚强,好好地活着。
当妻子王大姑娘生完第二个孩子离开人世时,他没有屈服,而是独自承担起照顾两个孩子的责任,他觉得在这个世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他虽然也一度眼含泪水,但一看到大儿子会拉着小驴饮水,就立刻转悲为喜,这给他带来了莫大的慰藉与欢心,使他增加了对生活的信念和未来的希望。
其实,冯歪嘴子更是千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的希望与代表。他的遭遇可以说是当时整个民族深重灾难的缩影。可面对着重重磨难打击,他始终坚韧乐观地活着。冯歪嘴子这个人物形象,虽然出现在书里面的最后一章,但却犹如一曲哀歌当中最强最高的音符,让在黑夜里前行的人们,终于看到了一抹闪电色的光亮,也看到觉醒者的身影。
也许大朋友会担心,现在的生活环境幸福和美好,让孩子去了解那个“倾斜”的社会,他们会产生共鸣吗。
如果您觉得从文字让孩子去理解那个时代有难度,那么还可以结合影视作品,通过画面,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特点。比如带小朋友们看相关的影视作品《黄金时代》,《萧红》等等,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除此之外,大朋友还可以带领孩子们多读一些那个时代的作品。通过大量阅读同时期作家的作品,帮助孩子理解作品和时代的关系。告诉孩子们正是对那个时代的无奈和忧虑,才造就了鲁迅先生、萧红等一大批优秀作家,也才有了他们作品当中对自由进步的思考。
文学离不开苦难,因为它直接作用于你的心灵,让它超越于日常之上,引发你的遐思和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