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文字:诺尘
在步行街上前行了不多时,我便来到了重庆一个地标建筑——解放碑的面前。
解放碑坐落在一个十字路口上,是一个八角形的塔,上端有四面大钟分别面向着四个方向,每到整点,钟声便会响起。这座纪念碑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几年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历史意义厚重。她伫立于此,不断地提醒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勿忘那段历史。
这座纪念碑虽说并没有多么雄伟、多么高大,但在她面前,让我这个有些狭隘的爱国主义者,确能感受到丝丝沉重,和对那段历史的感慨。
我围着纪念碑转了一圈,再环顾下四面,似乎油然而生一股情怀,而今这般现世安好,是多少先辈拿命博回来的,和他们一比,我们总归太过渺小。
雨又有些大了,我收起心中的慨叹,准备去寻个地方避会儿雨,再解决下晚饭。
解放碑不远处便是八一路,八一路是重庆著名的小吃街,虽然冒着雨,但也可看到有几家店门前排着队,我匆匆掠过,并未太多停留。可能是由于下雨的原因让当时的自己对太过热闹的地方有些许排斥,也可能是一天的劳累后实在想找一个地方安稳下来吃些东西的缘故。
就这样我穿过八一路,继续向前一面走一面搜寻,最终来到了一家看上去有些年头的火锅店。
这个火锅店不在主街之上,相较来说有些偏僻,不过在网上的评价很高。来重庆总要常常地道的重庆火锅,否则回去后都不好意思说来过。我进去的时候,店里人还很少,应该是旅游淡季再加上是工作日的原因。不过这样也好,符合了我不喜热闹的性格。
点好菜后,店员先将锅端了上来,看着红汪汪,甚至有些许稍稍发黑的锅内汤水,让我有些不寒而栗,虽然本人还算能吃辣,但毕竟听过太多对重庆火锅热辣的描述,心中不免戚戚。不多时,菜品也便码上了桌,我开始尝试这耳闻已久的重庆火锅。吃了几口后,其实觉得还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虽说我的汗依旧是被辣的不停地淌,但总归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可再往后我才知道,重庆的老火锅是越煮越辣,但不知究竟是麻木了还是适应了,亦或是太过好吃,虽能感觉到辣度增加,仍是不停地往嘴里送着。但我心知第二天肯定要有番折腾了。
一顿火锅吃完,因为被初冬冷雨所淋而产生的寒意也似被驱逐干净,随着出汗的增多,似乎也有着排毒的功效,人较之前精神了许多。
这个时候,店里的客人也慢慢的多了起来,刚才空荡的大厅,现在已经坐满了人。重庆的火锅文化确实名不虚传。
走出店后,才发现雨竟然停了,这时的天也已经擦黑,来之前便听说来重庆不看重庆的夜景就等于没来,于是我便兴致勃勃的前往重庆一个久负盛名的地方——洪崖洞,想去那看看这久负盛名的重庆的夜景。
按照地图的指示来到洪崖洞附近,当时我以为我再度被地图耍了,因为我并未看到任何景观,直到来到嘉陵江边,我低头向下看,才看到洪崖洞原来在下面。从上向下看,洪崖洞的建筑贴着崖壁,支出的檐翎错落有致,给周遭的现代化风景揉进了一抹古韵,但却也并不突兀,反而有些相得益彰。
这个时候,城市还未入夜,灯光也还未全部亮起,我便来到了城市阳台上,城市阳台是洪崖洞景区的配套建筑,可容纳千人于此观赏两江景观。
站在城市阳台上,可以静静地看着不远处的嘉陵江,以及对岸的繁华,不得不提的还有江上著名的千厮门大桥。
千厮门大桥是一个跨江公路与轨道交通两用桥,同时行人也可从此桥步行至对岸,实现了人、车、地铁共行。千厮门大桥整体桥长878米,中间的桥塔呈天梭形,整个桥悬于江面之上,也成了一道风景。
江陵江的对岸是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高楼耸立,现代感十足,尤其在晚上亮灯后,隔江望向对岸,旖旎绚烂尽收眼底,仿似在夜晚舞起了一场灯光秀,尽显着现代化大都市的魅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