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盖普眼中的世界。
书中的盖普的第三本书出版前夕,他的编辑劝他带着全家去旅游,他们坐飞机去了纽约到了编辑的家里有一场谈话,谈到盖普还要写3本书,编辑问:那写完3本书以后呢?
盖普说:“然后,我就死了,我会自杀。”
然后他乐呵呵地说:“为了能树立起作家的名声,看来几乎免不了要自杀。写作艺术本身并不能表现作家的严肃性,那么有时必须得用别的方式来体现作家本人苦闷的深度。”
这里面无疑有着最深的讽刺,也有着最深的无奈。
这让我想起了我我刚上研究生时,正赶上了国家的规范化培训,决策的初衷是要让医学生在走上临床以前经历规范的培训,让他们讲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有一个衔接的过程。当时大概是为了政策能有效推行,将中级职称与国家规范化培训进行了捆绑,通俗说来,就是必须要有规培证才能参加主治医师考试。
这从理论上来讲是一个不错的政策,硕士研究生三年,在这就读的三年里同时进行规范化的科室轮转和考核,毕业时四证合一(规培证、毕业证、学位证、执业医师证),毕业以后就是一个比较合格的医师了,工作两年常规参加主治医师考试;如果研究生毕业了也还需要规培两年,考核合格以后就可以参加规培考试,这看起来好像并不耽误什么。
但是,凡事都有但是,这些决策者们大概忘记了。
有那么一种研究生,叫同等学力研究生,就是他们不是五年制本科毕业,而是专科或者其它学历,他们满足一些条件,同样通过了国家的统考成为了研究生,这样一批人被限定为研究生期间不能参加规培,必须要等到研究生毕业再规培,这就意味着,他们在读研的三年里,和那些能四证合一的人一样进行科室轮转,一样的进行研究写论文,可他们毕业时却不能拿到规培证,在毕业后两年还要作为规培学员继续教育2年。
这无疑是不公平的。很不幸,我也在不能参加规培的人之列。
也许你要说,谁叫你们学历不达标。从我一个老百姓的角度来看,既然研究生就读与规培进行捆绑,如果学历不达标要成为一个限定条件,那么这一部分人就不应该被允许成为研究生;如果非要从另外的层面进行理论,既然是研究生就必须规培,那认定其中一部分研究生没有规培资格的理由是什么?是这些学校还在培养一部分“A货研究生”吗?抑或是“高仿研究生”?
我们当时在宿舍愤愤不平。
“你说破了天也没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你写好横幅控诉这项该死的政策,然后从学校最高的楼跳下去。”我的其中一个同学说。
然后她就打开被子躺下了,不再参与讨论。
我们也不再吱声。
因为,虽然很残忍,那却是现实。
好像这个世界上又很多不公平的事情,能改变这个事实的只有大鲨鱼,但只有鲜血的味道才能引起鲨鱼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