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写教育随笔,记录教师路上的点点滴滴。
今天我在7班发飙了。
导火索是上午的时候,学生在课堂上要么不写作业,要么不记笔记,要么是写英语作业的。尤其让我感到难受的是,语文课代表带头写英语作业,并且没有丝毫悔意。我的忍耐度到了极限,告知他们放学全班同学留下谈话,并请来了班主任。班主任在教育他们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们以前的语文老师经常“划水”,导致他们在心理上不重视语文学科,不重视语文课堂。这真的让我很难受、很堵心。再想到自己每天熬夜到很晚,备课、改作文、整理学习资料,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但是,由于我带两个班,这点“小事”并不能占用我太多时间,于是我很快就调整了状态,投入到繁琐的事务中了。
然而没想到,放学之后我去教室准备针对白天的事进行谈话和总结时,他们有些人已经走了,完全不顾我说的要全班留堂的事情。于是,我在教室里大发雷霆。我说自己感受不到他们对语文学科、对语文学习、对我的热爱;我说“爱是相互的,如果你们没有,那我也不想再爱你们了”;我说了很多气头上的话...学生在我讲这些时纷纷低下了头,沉默不语,我想他们应该懂得了我的良苦用心。放学后,语文课代表哭着跟我说:“老师,我以后在课堂上再也不写其他科的作业了”,还有同学向我“自首”,坦白自己在课上也有开小差的行为…
反思:学生固然有他们的问题,或是懒惰、或是自以为是、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等等。但是作为老师,我认为我应该想办法来解决,比如思考自己课上是不是讲的太基础了,学生都掌握了所以才写别的?自己是不是平时对待课堂纪律是不是太宽松了,让他们有机可乘?而不是总是发飙,无能狂怒。这种行为,一学期最多一次,多了就会起到反作用,谨记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