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该被欣赏的呢?又该以什么标准去衡量人生的价值呢?
回想我上初中的时候啊,四年制初中的前两年,班里有个很让我欣赏的同学。为什么他就该被欣赏呢?因为班主任很欣赏他。那时班主任在班里训话,三句话不离他的名字,动辄就说你们看人家刘辉如何如何……当然,“刘辉”是化名了,在这里不方便写人家的真名,因为人家现在混得不错,所以当年班主任让我们欣赏人家是有道理的。
那么刘辉同学究竟哪里值得我们欣赏呢?就是学习好,每次都考第一,就是非常热爱学习,就是遵守纪律。在我看来再难、再没有道理的数学题、物理题,人家总能秒出老师要的答案,并且讲出其中的道理。我背英语课文,一个单词背出来,想半天再背下一个。人家刘辉背起英语来就像开机关枪,并且在私下里还经常指出英语老师哪个地方讲错了,还说英语老师不会上课,英语老师之前不是教英语的。
刘辉长得比较黑,天生的卷发,相貌虽然一般,但是目光深邃。因为学习好的缘故,因为班主任欣赏他的缘故,班里不乏对他有好感的女生,女生的作文里经常出现他的名字,并且班里的“黑道大哥”也从不找他麻烦。
当然我也是非常欣赏他的,也把他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我曾经向他请教过一道数学题还是物理题来着,记不清了,但当时的情景我还记得:那个课间,他正在埋头学习。我小心翼翼地谦卑地凑过去:“刘辉,能不能麻烦你给我讲一下这道题?谢谢啊。”他抬起头瞟了一眼我手中的题,看都没看我一眼,只是盯着我手中的书本说:“这道题啊……就解出来了。”省略号部分不超过迅速而又简短的五句话,然后他就又埋头做他的作业了,根本不关心我是不是听懂了。我对他说了声:“谢谢啊。”他也没有再应声,只是埋头写作业。其实,他刚才讲的,我只听懂了“这道题啊”“就解出来了”。可是谁让人家是包括我在内全班欣赏的人物呢!谁让人家学习就是比咱好那么多呢!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就是:人家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更何况人家给你讲了啊,你自己听不懂,怪谁?
自己不中用,就承认自己不中用,真的用不着抱怨人家没讲明白。与其叫花子咬牙——穷发狠,不如像自己所欣赏的刘辉一样努力学习,人家学习好一定不都是天生聪明咯。但是,从我现在的职业角度看,我还是最欣赏我自己当年的固执:考试的时候拼尽全力,遇到不会的题,宁可空着,也不作弊。
当年我所在的考场是按照学习成绩划分的,我所在的考场里不学习的学生居多。所以学校派了一个男的未婚的音乐老师和一个女的未婚的美术老师给我们监考,平时他俩上课,那些坏学生们都不拿他俩当回事的,考场上更是一股浓烈的自由的浪漫的青春的气息:轻松着,喧闹着,考试的铃声响了,监考老师的脚步近了。三分钟的严肃后,二位监考老师捂着嘴嘻嘻哈哈地小声聊起来了。作弊的考生光明正大地从课桌后钻出来,看书的,递纸条的,大声窃窃私语的……教室里,考场上,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中,我思考着,计算着,被骚扰着。坐在我前边完成作弊的小坏蛋,得意扬扬地回过头来,对我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个题这么简单都不会做!叫声哥,我给你我的答案。”我根本不想要他的答案,只是说:“回过头去,要不然我告诉老师了。”他虽然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但还是轻蔑地回过头去了。
等成绩出来后,我拿着英语课本,课本里还夹着那勉强及格的卷子,在路上边走边背课文。小坏蛋骑着自行车一阵风地从后面擦着我冲到前面去,还回过头来对我大声喊:“学个屁啊!我不学习都比你考得好!”
这就是我上初中时考试中、考试后的常态,但是我欣赏那时的自己。为什么?因为我坚守当学生的底线,固守着一种对自己的真诚。当个诚实的老实人,会让我付出代价;坚持着不作弊,会给我一个糟糕的成绩。但是代价没有白付出的,何况还是真诚的代价。一个糟糕的成绩,会让努力拼搏的我有羞耻心。有羞耻心,会让我面对自己的不足继续努力。
就这样,我卑微着,被嘲笑着,固执着,真诚着,拼搏着……中考过后,小坏蛋理所当然地去了技校。我如愿以偿地完成逆袭,和曾经被我欣赏的刘辉一样,進入县里最好的高中。
虽然二十多年过去了,但是只要一回忆起这段奋斗在中考路上的经历,回想起那个年少的、固执的、真诚的、拼搏的自己,我总能报以欣赏的目光。我很庆幸曾经年少的自己没有随波逐流,活成了让现在的自己欣赏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