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如何具有深度聊天力
今天看到“静嘉读书”公众号有一篇文章《中国式聊天:表面上聚在一起,实质上没有什么生命交流》中提到台湾作家杨照的审思:“人与人之间聊不起来,一部分源于文化生活的贫乏。在我们的社会中,碰到陌生人,谈书谈音乐会谈美术展谁理你啊?所以我们只好设计各种方式,让不熟悉的人可以表面上聚在一起,实际上没有什么生命交流。”言下之意是遇到陌生人的情境下,人们无法和对方进入深层次的交流,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时间短,你要急于从何陌生人的聊天中获得成果,就只能匆匆开始匆匆结束。
我想说的是和认识很久的人,有没有更加深度的认知层次的交流?办公室八卦,还是办公室成长?如果我们有了更新鲜的思想和有质量的内容可以同频交流,我们还会去聊别人的八卦吗?
这篇公众号说“文化是和人分享的最佳话题”,我来谈谈我的理解:文化,用曾仕强老师的理解重点是“化”,此处的化是个动词,所以“文化”就是一个人对世界所有给他的这个信息的内化,如果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很高,说明什么?说明他对学到的知识的内化能力很强,如果内化能力很强,他就会像颜回一样,会提出非常有质量的问题,这就是会提问。所以,会提问的关键,不是你拥有多少知识,而是你在拥有这些知识后内化了多少,举个类比的例子,我的外甥女小时候背文言文,会背得很快,15min中背出三篇,那么从拥有知识的角度,她15min中学到了3篇文言文的知识,那么她能在随后的生活中凭借这15min学到的知识运用文言文中的道理吗?
同样回归到知行合一的话题,当然对孩子来说,这里的知行之间还有个“内化”的步骤。也就是用自己拥有的前知识对接收信息的加工过程,这种加工过程就是思考,同时因为要“化”,所以还需要增加一个步骤:就是与自己的人生经历结合,产生深度的感同深受,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内化”,然后在去行动,所以之所以不行动,这样看来还是因为你是否对所学知识“感同身受”,把自己和学到的知识产生融合,就像我之前提到的那样:你是和作者共同创作的这篇文章,那你就有自己的收获,这种收获的结果就是你的文化元素来源,而这种获得的过程就是你的思考。
如果一个人,不能将所得的信息内化,就会出现流于表面的传播,如果传播的内容是好的,那还好,最起码是所谓的“正能量”,比如转发一个人的励志演讲,转发一个人的关于某件事的深度分析后的观点,只是转发者没有进行自己的思考和加工而已。而如果一个人传播的内容是一些零碎信息如别人的隐私八卦,甚至断章取义某人的讲话,或者甚至看起来是对的谣言等负面的东西,那这个人会越来越“没有文化”了,我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词来作为“文化”的反义词。
高学历是不是有文化?如何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实际上,对于高学历也要看是文科还是理科,因为理科的人可能不读文史哲仅仅专攻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可能获得最高学历,文科就不一样了,想获得博士学位,无论是谁都需要大量的阅读,比如郭继承、罗翔、戴建业等我知道的老师们(看视频号时间也不多所以所知也有限,我相信还有很多我没有发现的老师们)。所以我想说,对于任何一个人,无论是理工科,还是文科,还是艺术科等,甚至贩夫走卒,最好读一些文史哲方面的书,这种读书不是为了功利的考试,而是因为只有在读书的同时会不经意的思考,不经意的和自己的人生阅历(前知识)产生关联,慢慢的和作者成为一个共同体,共同创作出新的内容,这个新的内容就是自己内化之后的结果,这种结果凝聚得越来越多,自己就变成你读到的内容塑造出的那种人。比如我初中时候看金庸武侠,我看着看着,自己就开始学习里面的武打招式,看着看着我就开始模仿人物的语言和表情,特别酷的那种感觉,似乎自己就已经是里面的某个英雄人物。如前所说,你读书的内容把你塑造成那样的人,所以我当时读的那些武侠书籍就塑造了我内心那种英雄主义的思想,现在回想起来,相当得美好、感激和振奋。
所以,聊天是交流思想的过程,如果你没有思想,谈何交流?同时交流还需要对方能接招,前面杨照老师说的和陌生人之间无法深度聊天,是因为对方读的书了解的信息之类的可能与我们不相同导致我们无法同频,自然互相也就无法接对方的招,就像东北人讲笑话广东人常常理解不了对方的梗那种感觉,这让我突然想起来反思外国人讲笑话而我这个英语初学者常常面无表情,其实就是因为get不到别人的梗,没有别人的相同阅历以及读过对方的读过的书。
“知也无涯而生也有涯”。幸运的是,中国和世界的伟大文史哲著作,特别是流芳百世的经典里面的智慧已经足够我们使用了,就算看不完那么多本,我们哪怕深耕其中几部原典,再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加以思考加工,就足以获取相当多的智慧,即使没有达到和优秀的读书人之间的同频的能力,最起码也能大致看懂别人所写的书、大致听懂别人所说的话。这也是一种慢慢积累慢慢进步的过程,说不定哪天击穿阈值,突然“鲲化为鹏,鹏飞南冥。”最后“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其间豪情,值得你我去快乐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