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穷人能够得到足够的钱,或许能够帮助他们摆脱“贫穷陷阱”。小额信贷就是为了解决穷人的这一问题应运而生的。可是,现实中,真正愿意去小额信贷机构贷款的穷人反而不多。本书的第七章描述了这样一个现实——即使穷人所在的城镇中有很多小额信贷机构,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不会向这些机构借钱。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02
穷人很少向商业银行或合作社这类正规贷款机构借钱。他们的借款渠道主要是放债人(非正规金融体系)、朋友或邻居、家人。
从非正规渠道借钱所支付的利息一般都很昂贵。利率会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不同,但底线常常是相同的:正常情况下,年利率在40%-200%(或更高)之间。令人惊讶的是,即便如此,很多人依然愿意接受这一利率水平,而不愿意从正规机构借款。
原因在于,正规机构可能不愿意贷款给穷人。
一个标准的解释就是,穷人的违约概率更高。为了避免各种故意的违约行为,贷方保护自身的方法一般就是收取预付定金,有时还会附加担保。借款人所做的担保越大,贷方发放的贷款就会越多。而越穷的人可能担保就越少或没担保,自然得不到多少贷款了。
另外,为了回收贷款,贷方必须对借方进行一定的监管。比如收集借款人的基本信息,还要换时间去监督他们。这些都会产生费用,提高了贷方的管理成本。这部分的费用要由收回的利息来抵消,利率就会变得更高。
对于银行来说,他们无法对这些穷人进行充分的监管,也不能用极端的手段催款,还要承担很多额外的风险。那又何必要给穷人贷款呢?
03
20世纪70年代,小额信贷业务在孟加拉国出现,随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小额信贷在解决穷人贷款问题上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抗击贫穷的关键手段之一。
但小额信贷也有其局限性。标准小额信贷模式严格规范,缺少灵活性,不能完全适应穷人的还款需求;小额信贷鼓励客户进行安全交易,因此并不适用于敢于冒险的生意人;小额信贷也不适用于那些借款金额较大的人。有些中等规模的公司,经营状况也不错,但对于传统放债人及小额信贷机构来说,它们的规模太大了;而对于银行来说,它们的规模又太小了。
然而,小额信贷机构本身的发展就是一个显著的成就,毕竟很少有项目会覆盖这么多的穷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业来说,下一个大的挑战就是找到贷款给中等企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