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董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7030054/answer/123830392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详细讲过这个问题, 他说: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读过哪些书决定着他的精神丰富性,决定着他对生活目的的认识和体验,也决定着青年人的观点和情感的形成。
在这本书中,他谈到了有的老师为了减轻学习困难,只让孩子学习课本,而不去阅读其他书籍,这是错误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也是这样做的。他认为:
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阅读开始得越早,读书越多,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智慧力量越活跃,对智力发展就越有补益,解决困难的能力就越强。谁不善于阅读,谁就不善于思维。不会思维是学困生的致命弱点。
而如果我们不愿意让学生练习阅读这种慢功夫,只希望立竿见影提高孩子的分数,这是不行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待学困生,不要一味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地“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阅读提高的是孩子在学习语文及其他学科中的思维能力、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提高的是综合素养,并对孩子的价值观形成有重要意义。这与孩子语文成绩的提升是两个维度的。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要重视孩子的基础知识,更不能忽视阅读给孩子带来的综合而长远的成长。今年执教二年级,有几个孩子阅读兴致不太好,我就和他们分享了最近知乎新出品的《知乎版十万个为什么》,没想到立刻因为这些小小少年们的兴趣。文质兼美的设计,严谨专业的内容,缤纷明亮的色彩,以及萌趣可爱的IP角色,把这些低年级孩子们引入到了一个有趣有料的阅读世界中。
十日谈和基督山恩仇录现在还在我的书架上摆着。
说完国外的。说说国内的。小时候看过并且觉得难的,是菜根谭。
这是我后来才慢慢理解的,特别是翻了点冯诺依曼的闲书:
输入、处理、输出(其实还有存储和控制)。
如果在学习阶段接触的信息量就很小,你怎么能形成强大的处理能力呢?更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输出。
就像现在AI公司训练算法一样。算法的结构本身固然很关键,但没有“喂”足够的数据,算法是训练不出来的,更不会输出高质量的分析结果。
所以不用纠结名不名著,先让孩子把阅读量堆起来。至于他喜欢读大众电脑还是萌芽(打个比方啦!),无所谓。
(别像我当年误读什么中国食人史就好...)
不用照着书单逼他读,而是先让他找到兴趣方向,再给他匹配这个方向上的优质读物。你要管的不是他吃辣还是吃甜,而是当他发现喜欢吃辣,给他整上野山椒爽上,别让他被辣椒精带偏了味觉。
这个过程是最重要的。我80后这代还没有现在这么狂热的“鸡娃”风气,散养放养者颇多,很多同龄人能自己摸出癖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