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和女儿之间,原本就不同于世间任何一种关系,身为同性,她们最了解彼此,最深爱彼此,最珍视彼此,她们可能是朋友,可能是闺蜜,也可能是宿敌,也因此容易无意间给彼此造成伤害。
前阵子看到网上推荐《180天重启计划》这部剧,点进去看了几集,看了一会儿就湿了眼眶。剧中刻画的中式母女之间的感情,让人很容易共情,母亲深爱孩子的背后往往伴随着内心的焦灼和忧虑,所以表现在语言和行为上,总是容易让人误解。
90后女孩顾云苏在经历失恋和失业的双重打击后,选择回家依靠母亲吴俪梅,却意外发现母亲在48岁时怀上了二胎。顾云苏原本计划“啃老”,却心不甘情不愿只能当起了母亲的贴身陪护。
母亲吴俪梅作为超高龄产妇,一家人都捧在手心,加上怀孕初期还有妊娠高血压,所以保胎艰难。刚开始吴俪梅的母亲住到她家来照顾她,但老人家生活节俭,为女儿买可生食鸡蛋,买活鱼炖汤,为其他家庭成员准备的是普通鸡蛋和刚死的鱼,这段情节看着很心酸,但是弹幕上很多网友却说无比真实,很多老人都是苦惯了,所以花钱总是抠抠嗖嗖的,最后被吴俪梅以“生活习惯不同”为由赶回了老家。
老母亲赵老太心里不是滋味,但是却又不好说什么,只能默默坐车回去了。这一段母女之间的戏份虽然篇幅并不多,但是刻画得让人动容。两人之间相处的模式让我想到,在喜欢顶撞母亲这件事情上,母亲往往是默默隐忍的一方,她们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明明已经为孩子付出了很多,所有饮食起居尽心尽力照顾周到,但是女儿还是对妈妈不满,但是,不管女儿再怎么倔强,对母亲从没有好脸色,母亲却怎样也倔不过女儿,无论女儿说什么,母亲只能受什么,最后还是母亲最能为女儿着想。
赵老太的结局令人唏嘘,但是世事不正是如此,我们总是一边以某种惯性活着,一边却对于这种近乎生存习惯的东西不断懊悔。
在陪伴母亲180个日子里,苏苏沉浸式体会了产妇的经历,而女主顾云苏也从刚开始的和母亲的水火不容,她也逐渐体会到身为母亲的不易(特别是单亲妈妈),她也认识到自己母亲的矛盾的情感和依赖,而吴俪梅也对女儿的细心有了新的体会。
该剧通过独特的中式母女关系,展现了真实又细腻的生活场景和真挚情感,探讨了三代母女之间的成长与治愈。
看了这部剧让我想到,也许母亲和女儿原本就是一种不同于世间任何关系的羁绊,身为同性,她们可能最了解彼此,最深爱彼此,最珍视彼此,却也因此容易无意间给彼此造成伤害。
剧中有一首诗,是吴俪梅在独自生下女儿时写给女儿的,我读了以后很喜欢,摘抄了下来——
《写给女儿的诗》
你不是我的希望 不是的
你 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 还是我的
与你无关
就让他们与你无关吧
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
那梦里不必有我
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
但却仍不准备献给你我的一生
这是我的一生
然而 我爱你 我的孩子
我爱你
然而 我爱你 我的孩子
我爱你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