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两个人能坐下来,共同解决问题,想出的办法往往比任何一个人想出来的要更好。两个人会考虑更多的选项,发现对方的思维漏洞,并且从对方的做事风格中获益。
阅读第13章:双方共同解决争议。
1、当一段关系陷入冲突时,你和对方容易落入哪些陷阱?
急于下判断——因为冲突太让人难受了,谢天谢地,总算想到了一个办法解决问题,那就这样吧,管它合适不合适,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案了。
非此即彼的思维——要么维持现状,要么按某方案执行。要么这样,要么那样,不仔细考虑还有没有其他选项了。
为解决方案争执,而不关注需求——他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我一眼就发现了方案的缺点,而他坚持这个方案有多么好,于是,我们争执起来,反而忘了我们的需求是什么。
把观点当作事实——我说,“你提出的办法根本没用。”可实际上,我没有做什么仔细研究和评估,这只是我的观点,并不是事实。
把初步的尝试当作最后的决定——现在觉得合适的,不一定将来也一直合适,情况会发生变化,你们的感受和想法也是。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需先采用尝试性的办法,收集更过的信息,看看效果如何,然后再做调整。
不重视个人的需求——有时候,我们中的某一人给出的方案虽然符合逻辑,也很合理,但却没有考虑对方的感受和需求,这样的解决方案就无法长久执行。
不考虑个人的风格——每个人做事的风格不同,他喜欢凡事都有规划,一切按计划行事,而我更倾向于随性而为,不喜欢一板一眼,所以,我们有时就会按自己的喜欢来做决定,而不去顾及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决定由谁来做什么——人们在做决定以及将决定付诸行动的时候,都是有自己的选择和偏好的。我们不应告诉对方应该怎么做,应该共同决定需要做什么,而不是如何做的问题。
2、探究一个人行为背后的历史原因非常重要,为什么?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对他的言行举止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过去”能说明曾经的缺失,以及这个人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因此,探究一个人行为背后的历史原因非常重要。
如果一方或双方都拒绝在某些话题上让步,其中往往有些深层的历史原因。重要的是,要在谈话中留出时间和空间,让问题浮现出来,并加以深究。觉察到一个人如何受到过去的影响,可以避免草率地给这个人贴标签,也就避免了对TA横加指责,同时,还能加深你对TA的了解和理解,从而帮助你们解决分歧,增进感情,建立更深的联结。
3、向第三方征求意见时往往有哪些弊端?
人们可能出于多种原因而向他人求助。有时,你想知道他人是如何处理类似情况的,从中受到启发;有时,你需要更冷静的视角,更客观的分析,以及看待问题的一些新方式。
但是,求助第三方往往有一些弊端,具体表现为:第三方不清楚自己的角色(他的角色应该是只倾听、拓宽视角、指出未经验证的假设、表达同情等),认为应该由他来提出解决方案,忘记他缺乏关键信息(实际上,他并不在事发现场,不可能了解所有信息),他还可能偏袒某一方。
因此,向他人求助的前提是,第三方能够做到公平公正,他要认识你们两个人,而不仅仅是其中的一方,并且知道你们之间发生冲突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不会因为受到诱导而偏袒某一方,这样才能提供较为客观、公正、有益的帮助。
4、圆满解决冲突应该实现哪些目标?
第一,为眼前的问题找到初步的解决方案。这个目标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它也是引起双方冲突的具体问题。
第二,在未来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这一目标对双方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做到了这一点,就使得未来再遇到冲突时,双方都更有可能建设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包括不回避问题,更充分地考虑对方的需求,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发现之前阻碍他们的个人历史因素等。
第三,让彼此的关系更紧密。经过艰难的讨论过程,双方对彼此的理解都加深了,关系也更紧密了。
第四,增进对彼此的了解。随着讨论的深入,双方不断探究,且一步步地敞开心扉,自我表露,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