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一个古埃及文物展览。
观展过程中听到一个家长正给不太识字的小孩念着某展品的文字说明。
展出的是一个木俑。
表现的是一个劳作中的女性形象。
当时忘记把展方配上的文字解说拍下来了。只记得这是众多象征服务墓室主人的奴仆雕像之一,具体时期和具体名字都没有记住。为了不被自己的记忆偏差干扰…笔者花了1个小时,在茫茫网络中搜寻这个只拍了半截的雕像资料…还真的找到了。
展方给出的完整文字解释是:从第一中间期开始,早期王国的墓室墙壁上出现的供奉者像被小雕像所取代(或部分替代)。就女性形象而言,这些雕像的种类丰富且多样,虽然她们大多时候头上顶着篮子,一手拿着一只鸭子,或者一只鸟,这种鸟既作为精致的食物,也带有明显的性暗示。也有研究者认为,这些雕像人物并非来自真实,而只是拟人化的形象,代表了供养逝者所需的生活物品产自农场。
咱们接着前面的话题讲哈。
因为该家长的咬字和声音都很好听,笔者就忍不住跟着听了几句,并不由自主地“对照字幕”。就发现,在念到“既作为精致的食物,也带有明显的性暗示…”这段话时,家长非常自然地把“性”这个字消音了,念成了“带有明显的暗示”。
当时笔者愣了一下。向同行的伴侣说了这个“小插曲”,同时心里留了个问题给自己:如果我是家长,在小孩面前,会如何处理这些“敏感词”?是自然地念出来,还是消音处理?
不由得又想到小学语文课本里那些被删减的教材。
笔者个人认可删减的意义。因为在目前的舆论背景下,在“一对多”的教学背景中,一些小小误会都有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有的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也并不会提前知道自己写出来的内容,要面对哪些读者,甚至被纳入教材。典型案例:周树人先生的文章。
但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在一对一的交流中,笔者更倾向“尽量真实自然地教育”。当然,实际情况下,并不提倡“揠苗助长”。而关于“真实”的认知其实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教育者的认知。比如对于性的认知:基础的认知,性是一种自然属性;但如果从不同角度去看,性别是一种社会属性……对此就不展开说啦。
今天就是一次观展过程中所见所闻的分享。不知道大家的想法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