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这篇关于王者荣耀的文章,其实还是有点压力的。首先,我不算是王者荣耀的重度用户,和很多王者荣耀玩家一样,但我也曾好几次卸载了它又装了回来。我想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有一部分人会举起政治正确的大起来说教我,但我想我们暂时先将这些所谓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精力,浪费人生的理念搁置在一旁,聊聊其他的。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王者荣耀还是亚运会项目。2018年腾讯前两季的财报中,王者荣耀的收入占了腾讯总收入的3/4。但与此同时,王者荣耀也饱受争议,经常会有类似的新闻爆出,比如某个小孩子把父母的血汗钱充值进了王者荣耀,需要让腾讯还钱。因此腾讯也被戏称为,30岁以下儿童的钱包。曾经的那些网瘾少年,好像现在成了手游青年。
话又说回来,如此有争议的一款游戏,无论在各方面来说,尤其在产品设计上来说,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天美工作室也就是,王者荣耀的制作方,无疑是个产品高手,营销高手,同时也是个赚钱高手。
我说这些并不是想给王者荣耀洗白。但我想我们应该先正视游戏这个概念,如果你仔细研究了游戏的概念,那么你可能会发现,游戏早已经被重新定义,游戏不仅仅是我们传统意象中的玩物,它现在已经被称为第九种艺术,也就是说它已经正式纳入了艺术的范畴,与美术音乐等等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既然游戏已经被全世界科学家的定义为艺术,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门新的艺术呢?如何能正确理解现在电竞选手或者游戏主播的角色呢?我们不妨回到以前去看看,我说一个例子,蔡康永本来是大家族出身,但在大学时选择学习了电影专业,那个时候,他父亲就为他蒙羞,不愿意跟亲戚朋友提起他所学的专业,虽然他所就读的电影学院在世界上是一流的。那时候电影这个东西就和很多人所说的一样,是戏子从事的工作,不入流。在那个年代,电影是玩物丧志的东西,是不是像极了现在大家对游戏的理解,可是电影发展了几十年后,电影已经很少被打上这样的标签了,同样回到现在,电子竞技职业选手,电竞主播,网红博主,一年可以赚上千万,却仍然被称为不入流的东西。虽然我不清楚他们以后发展的方向在哪里,但他们还是非常有可能发展成像电影一样的产业的。说到这里,其实很多事情都能联系到包容这个话题,文化包容也是包容。新一代的父母或许还没有跳出游戏可能会让孩子沉迷的这个怪圈,但在包容文化的影响下,起码不应该再对游戏产生敌对态度,没有错误的游戏,只有错误的引导。
话风再转回到王者荣耀中,如果你认真研究的王者荣耀的运行机制,也许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王者荣耀久盛不衰。从音乐到画风,到营销机制,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人类设计的智慧,它已经不仅仅成为一个游戏,他逐渐发展成了以他游戏内容为核心的生态。从职业联赛到周边产品它希望塑造的是一个新生态游戏的模型。
说到底,游戏不过是日常中的一个日用品而已,如果你非要说读书一定会比玩游戏高雅,或许还真的不是这样,玩游戏烂的人或许可能在玄幻小说里找自信,作为这个多元化世界中的一份子,有人玩游戏和读书是一样的,它刷微博,看电影毫无分别。就是消遣而已。如果对于克制能力差的孩子来说,我觉得与其反人性的让他强制戒瘾,不如正确引导,让他正确看待游戏,甚至引导孩子进行多元化的游戏探索,毕竟游戏是每一个孩子从小长到大不可避免的主题之一,大禹治水,堵不及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