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响了。
睡眼惺忪瞄了下号码,陌生电话,于是按下静音。再看了下时间,还没到八点,继续睡。
八点半闹铃响个不停,再也睡不下去。
洗漱完毕,感觉肠胃也慢慢苏醒过来。不紧不慢吃过母亲准备好的早餐,已经九点半,陌生电话再次响起:“喂,邱律师吗?我已经在你办公室楼下等你了。”
我这才想起周六接过他的电话。
顾客经常念错我的姓名,早已不是新鲜事,很多人慕名找我,也再也平常不过。刚辞职出来做律师那会儿,几乎所有当事人见面第一句话就说,你是我们本地最厉害的律师,还给我冠以各种第一的美名。虽然明知是奉承话,但听着很舒服,也为我带来很多业务。后来这些话在坊间传开了,名气也日渐增长,那些个所谓的“第一”头衔也顺理成章、心安理得了。
加上一贯以来为人谦逊,实事求是,任劳任怨,肯为当事人着想......这些也是当事人的客观评价,我是不好意思说自己好的。但没办法,谁都这样说,说得我就是一个好律师、名律师,我也就却之不恭了。
别人评价自己的话,自己总会有选择性地接收,好听的话谁都爱听。听好话的结果,往往就把自己当那么一回事了。
我早早就把自己当回事了。周六接到那个陌生电话的时候也自然摆出一副自己很忙的架势,“周末没空,你周一再来找我吧。”
“我知道你忙,但这件事情你一定要帮帮我,是谁谁谁介绍我找你的,说只有你才能帮得了我,请你一定要帮这个忙。”
所有当事人都说自己的事情很重要,所有找到我的人也几乎都说只有我才是他们的救星。然后陌生人又说了一堆奉承话,夸我是行内最熟业务的律师、最优秀的律师云云。当然这些话估计也是介绍人向他吹嘘的,以前我还会特意问是谁介绍的,好在来日感激介绍人,这是做人最起码的礼貌和尊重。后来介绍人多了,来咨询的人也多了,反而觉得别人给自己添麻烦。我是谁啊?怎么可能随便接个不起眼的小案子,哪来空闲理会絮絮叨叨的案件咨询。
“嗯,我知道了。”我有点不耐烦,“这两天确实没空,我答应帮你,你周一早上过来我办公室吧。”
“那......好吧。”电话那头有点失落。
两天过去了,这件事我早就忘记。上午还答应陪父亲回一趟县城拿他的体检报告,听到陌生人已经在办公室楼下等我的时候,我甚至有点生气。因为很多当事人都会用这一招,他们找不到我,或者我拒绝接他们的案子,他们总会想办法找到我的办公室,伺机潜伏,等候我的出现。哪怕我说很忙没空回办公室,他们也说没关系,就在办公室等我回来,多晚都没问题。
这一招很管用。用过这一招的当事人几乎都能得逞,这叫逼宫。他们好像知道我心肠软,要么他们就是经验老到的讼棍、老赖,脸皮比谁都厚,别说我,估计很多律师都受不了这一招。
“上午我有事,确实没空,你下午再过来吧。”
“我都等你一个多小时了。”他确实等了很久,没到八点就打我电话,估计已经到办公室楼下了,现在已经过了九点半。“要不等你忙完再来见我,我就在你办公室等。”
嘿,又是这一招!
“我确实有事,我要陪老人家回一趟县城。”我怕他不相信,把家里人搬出来说。
“要不这样,我回县城等你,我也住县城。你在县城忙完老人家的事情,我们抽空见个面。事情有点急,拜托。”
呵呵,碰到这种死缠烂打的当事人我只好认栽,这种新招式比潜伏、逼宫更厉害!没办法,我只好把陪父亲回县城的任务丢给母亲,急忙赶去办公室。
“喂,我回到办公室了,你在哪里啊?”我拨通了陌生人的电话。
“我在会议室等你。”陌生人回应道。
“会议室?”我暗自奇怪,我们律师所并没有会议室。
“你回到办公室了吗?我就在你隔壁的1001房。”陌生人说道。
“1001房?大哥,你到了哪个办公室?”
“没错,就是1001房。”
“你到了哪家律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啊!”
我的那个天啊,那是我十年前所在的律师所。我没好气地说,“我早就不在这家律师事务所了,我现在的办公地点在****,你加我微信,我把位置地图发给你。”
“哦,好吧。”陌生人迟疑了一会,他好像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弱弱地问了一句:“你不是邱大拿律师吗?”
“滚!”我心里在怒吼,原来他一直要找的知名律师是邱大拿,而我......太特么把自己当一回事了。幸好我反应快,“没事没事,邱律师是我以前的同事,他非常优秀,我有他的电话,这就发给你。”
信息发过去,陌生人连个谢字都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