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case 6】 《丑陋的美国人》(The Ugly American)是一部由美国作家威廉·莱德勒(William Lederer),尤金·伯迪克(Eugene Burdick)二位先生1958年合著的巨书(1963年被拍成同名电影)。另外还有同名动画片《丑陋的美国人》。)
他认为其中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知识来解决。1959年他的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出版。该书中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交流”"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一词。从某种角度来讲,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交流学的诞生。因为该书综合了理解文化与交流的一些关键和基本的问题指出了不同文化对人际间距离、对时间的感知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异文化的误解。该书推动了跨文化交流研究的开展,因而人们认为,跨文化交流学发源于文化人类在上世界60年代,美国国内以黑人为先锋掀起了少数民族争取民权的斗争,这也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学的发展,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民权法案》,政府开始正视国内的少数民族问题,正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合法权利的问题。美国人认识到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不单是国际性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国内问题。此外,在美国侵越战争失败后,来自印度支那的难民大批涌入美国,以及中美洲国家、加勒比地区和墨西哥大批移民进入美国,也增加了美国国内的对跨文化交流问题研究的迫切性。在这一时期,学者们加强了文化与传播学的综合研究,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在传播学领域得到长足的进展。例如,奥利弗( Robert T. Oliver)在1962年出版的《文化与交流》(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和史密斯( AlfredSmith)在1966年编辑出版的《交流与文化》(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两本书,就是把文化与传播学相结合研究跨文化交流的代表作。在上世纪70年代,跨文化交流学逐渐形成为传播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体现在:
(1)独立研究协会的出现。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言语交流协会”(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成立了“国际交流和跨文化交流问题委员会”(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一个独立部门)。同期,国际传播协会”(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成立了“跨文化交流部”(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Division,80年代中改为跨文化交流和发展交流部),成为“国际传播学会”的8个分会之一。
(2)专门学术刊物的创办。1974年《国际与跨文化交流年刊》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第1 卷出版,1977年《跨文化关系国际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第1期等学术杂志出版。
(3)学术著作的大量出版。在上世纪70年代,出版了10多种关于跨文化交流的教科书或参考读物,其中由阿森特等人编辑出版了《跨文化交流学指南》(Moefi Asante, Cecil Blake and Elleen Newmark,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979)。
(4)大专院校开设跨文化交流的课程。据美国“跨文化教育、训练和研究会”(Society for InterculturalEducation,Training and Research,缩写为 SIETAR)的调查,1977年在全美国有450多个教育机构教授“跨文化交流”的课程(主要在传播学系),有的大学还颁发跨文化交流学的硕士、博士学位。
(5)出现了专门出版跨文化交流领域的出版社,如 Intercultural Press inc.,Sage Publicaations.
(6)跨文化交流得到世界一些国家学术界的重视,跨文化交流学的研究在其他西方各国也迅速开展起来,成为一个时髦的课题,甚至吸引了不少业余爱好者。SIETAR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性组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