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黑?见白?
一天,在课堂上老师拿出一张白纸,中间有一个黑点。问同学们看见了什么?全班同学齐声喊道:一个黑点!老师说,这么大的一张白纸你们没看见,怎么只盯住一个黑点呢?
紧接着,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老师又问: 同学们这回又看见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一个白点!老师欣慰地说: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
这个故事看似简单,其实对家庭教育有很大启示:懂得“黑见白”的父母就会懂得,即使孩子是一张缺点很多的“黑纸”,他们也能细心发掘出孩子的优点(白点);而只会“白见黑”的父母,即使孩子是一张满是优点的白纸,家长却视而不见永远只盯着孩子的缺点(黑点)。
可以说,“白见黑”教育是一种很失败的教育模式,因为家长全然不懂得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曾经有人做过调查,让每个家长写出孩子的 10 个以上优点。有的家长竟然一个也写不出来。一名 40 岁左右的中年女士倒是数落了好几条女儿的缺点, 诸如顽皮、不听话、懒惰、臭美等。专家提醒她想想女儿的优点,在纸上写下来。可这位女士还没想就脱口而出: “她没有优点!”虽然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一个人身上怎么可能没有优点呢?家长又怎么能因孩子的缺点而对孩子全盘否定呢?
这种“白见黑”的教育方式无疑会持续加深亲子之间的矛盾, 而缓解的方法只有靠父母去细心观察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例如:当孩子在幼年时期对某个事物表示感兴趣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反对,哪怕他是在观察蚂蚁搬家。这也许有悖于家教的初衷或妨碍了教育计划,但这很有可能是孩子天赋萌动的时候。如果你认真了解那些学习失败的孩子,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 抓住这些闪光点鼓励孩子,他们就可以为朔造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建立自信,进而取得成功。因此对千每个孩子来说,缺少的不是成功,而是父母那双发现的眼睛和肯定的语言。
细节提示
1、让孩子知道他是一个优点多于缺点的人。
2、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3、对孩子的进步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