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7.28:《瓦尔登湖》:回归自然,求知内在

    《瓦尔登湖》断断续续读了一个多月,内里对瓦尔登湖季节变化的描述,对生活在瓦尔登湖飞禽走兽的介绍,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增长见识。阅读中,不止一次在想,如果有图片,是不是更能直观的看到作者描述的美丽景象。

    众多生灵生活在圣洁的瓦尔登湖,生活在作者建造的小房子周边。它们生于自然,活于自然。空旷辽阔的蓝天大地,宽广澄澈的瓦尔登湖面,小房周围的几棵板栗树,作者丢弃在房屋门口的玉米……这些自然的馈赠,足够它们四季生活,不用为了生计奔波,不用粗略的扫视沿途的风景。

    生活在这里,作者向我们展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简单质朴的生活,生命的必备需求,只有那么多,而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为了非生活必需品的奢侈品,浪费了多少的劳动精力,更可怕的是,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忘记了自我的本质。

    生活方式不止作者为我们呈现的简朴这一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更是各不相同,可是,不应忘记的是自己的内心追求。有多少人,走着走着,迷失在物欲横流的欲望生活中,忘了曾经的初心,根本不需要那么的劳累。

    追求极致的生活是个人的本性,也是生而为人的权利,这一切都是对生活的锦上添花,却不是生活的必须条件。于是,出现了向内寻求自己的话题。

    其他人的生活方式不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千篇一律——从古至今的生活模式,自己不必一板一眼的遵守,那是那个时代,祖先的选择,而你,是这个时代自己的选择。古人的选择和自己的选择,存在的是时间上的差距,不是选择的质量的差距。明白自己的内心诉求,走好自己的路,纵使外界的反对声音再大,朝着自己的想法走去就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