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学《论语》,也都会背诵。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将他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更不知我们张口即来的前三句,甚至可以解决我们一生中遇到的所有困难。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不是目的,关键是应用,应用才是学习的目的。我记得初中老师给的翻译,将“习”翻译为“复习”。年过而立,重温经典,感觉“实践”是最好的解释。
其实“复习”和“实践”,没有哪个对,哪个错的问题。只是所处时间、环境不同,适用的解释也有所不同。对于初中时期的我们,主要以学习为己任,自然是解释为“复习”更贴近生活一些。而年过而立,已经成家立业,更多的是在实践所学,所以此时解释为“实践”就更贴近自身实际一些。
不得不感叹圣人的智慧,一句话,不管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解释,用起来都是接地气的方法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来自各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共事,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
特别是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单打独斗很难成功,必须要注重他人的力量、团队的力量,合作共赢。而且最核心的,我们还要以此为乐,内心喜悦,大家一起高高兴的为了目标而一起努力。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修为很高的表现吗。这真的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对人性提出来很高的要求。
这一点对我来说,可以说是有醍醐灌顶的作用。有时候自己心甘情愿付出,被别人忽视或觉得理所应当我就会有怨言。总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好,自己的付出,其实这是心性不高的表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修的是自己,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或感激,真的没有必要在意,最好自己,其他的交给时间。
现在真的是觉得《论语》开篇三句,就为我们解决了人生几乎所有的困惑或难题。遇到难题,把这三句在脑子里过一遍,基本答案就会呈现了。感恩圣人,感恩经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现在开始,以圣人为师,修身养性,做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