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犹太人,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股神巴菲特和做空大鳄索罗斯,这两位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财富的象征者。然而在犹太人当中还有众多伟人,爱因斯坦、毕加索、莫扎特、贝多芬、海涅、毕加索、弗洛伊德、卡夫卡、马克思、罗思柴尔德、洛克菲勒、索罗斯…… 在美国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比三分之一;在美国《福布斯》富豪榜前40人中,犹太人占据18个席位。关于犹太人的财富故事比比皆是。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堪称全世界范本。
犹太人认为有偿生活机制会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尤其是财商,他们从来不认为赚钱是一个需要到达一定年龄才能开展的活动,与中国的“教育从娃娃抓起”一样,他们始终觉得“财商从娃娃抓起”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因为财商不仅是财富能力教育,更是一种品格教育和责任教育。
犹太经典著作<塔木德>中这样记载:
犹太人的父母是敲击着金币的声音来迎接孩子的出世;
1岁就送给孩子股票;
3岁认识各种钱币和币值;
4岁知道不能把所有东西买光,只能做出选择;
5岁明白劳动赚钱,并且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
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并开始攒钱,培养理财意识;
7岁看商品价格标签,并和自己的钱做比较,确认自己的购买能力;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赚零花钱;
9岁制定自救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店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
10岁懂得平时节约,遇到大开销时有钱用;
11岁学习辨识商业广告,并有打折、优惠观念;
12岁懂得珍惜钱,知道其来之不易;
12岁以上能完全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活动。
实际上,犹太人代代相传的不仅是财富,更是创造财富的技能和素质,这些东西比金钱更有价值。小智从一个角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犹太人的 五个罐子
犹太人在给小孩子零用钱的时候,都会问他一个问题说:你希望将来成为有钱人还是成为穷人?孩子都一定回答说:「我要成为有钱人」也问他说:「你将来是要成为金钱的主人,还是金钱的奴隶?」当然很多小孩子都会选择前者。他爸爸就会给他钱,然后问他:「已经有了零用钱,你要怎么用呢?」「我要买冰淇淋,我要买漫画…就把它用完」爸爸就会和他说:「如果这样就会和你当初想要做的违背啦。你就会成为穷人,而非有钱人」因为我们定义的穷人就是:有多少用多少,这个就叫作穷人。
怎么做呢?他就会拿出5个罐子来,教你来管钱。第一个罐子,就是当纳的十一。他会跟孩子说,我现在给你零用钱,比如1000,百分之十就是100,这100你不能用,这是属于上帝的。第二个罐子是奉献的罐子。你要把钱存下来帮助一些孤儿寡妇,或者需要被帮助的其他人。第三个罐子是储蓄的罐子。犹太人有钱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他们会储蓄。就算你赚得少,你只能够存一块钱都没有关系,至少你可以养成这个习惯,就可以越存越多。第四个罐子是投资的罐子。小孩子会问爸爸说:「我又不懂股票,不懂基金,而且我钱那么少」爸爸回答他:「你这个年龄很多父母都会给他们零用钱,这些小孩,父母都没有教他们怎么管理钱,所以很多孩子周一拿到零用钱,周五就用完啦,周六想出去玩,就没有钱了,那个时候你可以把钱借给他们,但是不要和他们说你要收多少利息,可是你可以问一个问题:下个礼拜你父母给你零用钱的时候你要还我多少?」比如周五一个孩子说自己看电影要200元,犹太小朋友就借他200,他问这个孩子:周一你要还我多少,这个孩子很快回答他:还你300。一般小孩觉得,200和300就差100而已,但如果你会算的话,你借给他两天你就增加了百分之50。更好的地方是下周,当初和这个犹太小孩借钱的孩子,他又缺钱了,他不只来借,他也会帮这个犹太小孩做广告,让别人也来和这个犹太小孩借钱。就这样到高中毕业,我们看到这个犹太小孩已经累积了一笔钱财。相对如果没有教导,他反而欠了一屁股债。第五个罐子:消费的罐子。父亲和儿子说:你既然把你的钱财规划好了,现在剩下的钱你可以尽情去享受。他们也不要明明很有钱却过得苦哈哈的样子。所以你可以看到,犹太人常常会有庆典。我们要有钱的规划:可以去消费,不是浪费,也不是去借钱,但是你可以好好享受你应得的富足,因为最终你是要过丰盛的生活。
犹太作家茨维格在[昨日的世界]一书中说,一般人都认为发财致富是犹太人的终极目标和生活意义,然而没有比这种看法更错误的了。发财致富对犹太人来说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是达到真正目的的一种手段,而根本不是终极目标。一个犹太人的真正愿望,他的潜在理想,是提高自己的精神文明,使自己进入到更高的文化层次。这种把精神视为高于纯粹物质利益之上的愿望,早在集中反映了整个犹太民族的弱点和优点的东方正统的犹太人中间,就已表现得一目了然:一个虔诚者,一个研究圣经的学者的身份,在全体犹太居民中间,要比一个富翁高一千倍。就连最有钱的富豪也宁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穷的像乞丐似的知识者为妻,而不愿嫁给一个商人。这种对知识者的敬重,在犹太各阶层中都是一致的。纵然是扛着背包,日晒雨淋在街头叫卖的小贩,也都愿意作出最大的牺牲,想方设法至少要让自己的一个儿子念上大学。倘若在自己的家庭成员中,有一个人成了明显有知识的人,如当了教授,学者,音乐家……那么就会把这种荣誉头衔看作是全家的。在犹太人的内心,都在竭力避免成为一个道德上不可靠,令人讨厌,小里小气,把一切视为交易,只讲买卖没有知识的人,而是努力跻身于较为纯洁,不计较利益的知识者行列。他们认为,培养一个人格完善的人比培养一个高材生更重要。
谢谢您的阅读,最近会比较多地去分享一些教育熊孩的文章,如果喜欢可以订阅公众号哦,也期待您关于教育的思考呢,我们可以在留言区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