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内审故事——内审人的业绩,是可以“借”出来的!
诸葛亮牛逼之处:哪怕手中什么底牌都没有,也总能打出王炸!
原因:会借!
借东风定赤壁之战,借荆州以成三国鼎立之势,临死前还想向天借命!
做内审,同样也需要借,借权借势、借知识借人、借对方的规则规矩,等等。
图片
牛人一、借权
曾经的一位审计领导,且称之为朱总,大专学的是会计,但没做过财务。
凭借和老板是同乡和小学同学,半路来公司,负责审计部门。
朱总真是个“人才”,没有专业背景、没有班底,不到两年就混成区域公司总经理。
性格开朗,能说会道,原来做过营销和小老板,和谁都能套近乎,后来我发现:他最大的能力就是会借,尤其是会借权和借势。
嘴上常挂的一句话:“老板让我如何如何?”
别看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别人说出来会被认为“用老板压人”,而他说出来,别人不得不信。
因为曾经有一个不信邪的项目总经理,被朱总压着去调查一家包工头的家庭情况(住址、老婆孩子、情妇之类的),说是老板的意思。
原因是,审计人员发现了舞弊线索,那个包工头是主要参与人,他与下边项目部勾结,自己送好处不说,还当中间人向所有供应商收好处,并转交给公司内部人员。
因联系不到他本人,朱总就要求项目总(两人平级,待遇上朱总还低他一头)必须调查包工头家庭情况,并上门面谈,可不是审计人员出头,需要项目中心的人来操作。
告到老板那儿,一直很强势的项目总经理反而被骂的狗血喷头,朱总当场被老板授予了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
项目总所说的要保护别人隐私、要搞好供应商关系,都没有给老板省钱,最有用!
当那位包工头,在小情人家过夜后,早起一推门,发现七八个彪形大汉堵在门口,和颜悦色地商量中止合作的事儿,他什么都说了!
朱总一战成名!
此后,朱总再借用老板名头来狐假虎威,没人敢不信?
朱总常常教导我们:“去查财务,就借财务副总裁的名头要东西,去查工程就借工程副总的名头要东西,等等。”
明着教审计人员说瞎话,但确实管用!
后来,朱总借着“老板的势”,成了派系战之中的“大老板派”,被重用至异地城市总经理,标准的封疆大吏。
图片
牛人二、借知识、借人
曾经的一位同事,小荷(化名),人如荷,清秀挺立,楚楚可怜的邻家女孩。
审计,本是得罪人的活儿,但小荷却不像大多数内审人员那样,孤芳自赏,没有朋友,反之,她将很多同事处成了朋友。
温柔却不失主见,与人亲近但不滥情,热心但不忙碌,开得起玩笑也有底线,这种性格真的是人见人爱,尤其是男生们!
她一毕业就来公司做审计,很会借:凭证不会看,会计教她帮她;底稿不会做,审计同事帮他;去项目上,查不出问题,被审计单位工程师给提供证据和结论。
遇到非常专业的审计事项,尤其是审计部缺少对应专业的,交给小荷就对了。
她能把设计中心、成本中心那些平日里鼻眼朝天的大牛们给你拉来,甚至全程帮着她审计:问题、影响、解决办法和建议,人家都能给她弄完。
审计师们有权力借用其他部门的人和知识,但是配合度一直并不怎么好。
但是,放在小荷身上,看上去都是别人主动去帮她。
你说,这女孩牛不牛?
图片
审计人员手中最锋利的武器一直都是:别人的“刀”,会借才会赢!
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石是“标准和依据”:法律法规、流程制度。
法规制度和现实运营模式往往脱节,大家可以观察下自家单位的制度,真正照着制度一步一步走的,有多少?
大多都有一套“实用”的运营规则。
此时,审计人员最有用的武器,就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你照制度来查别人,别人会说制度不好,你按流程来查别人,别人会有流程有问题!
但唯有一条:你按他自己提供的“规则”来查他们,他们无话可说。
要理解:审计人之所以能发挥出真正实力,不是因为专业多牛,不是懂得书本上的,规章制度内的规则,而是:懂现实规则并会加以利用。
你可以用老板、领导的规矩来压人,也可以借用大势来压人,这些刀都有用。
但最锋利刀,一定是被审计人自己的刀:自己定的规矩和自己划下的道德标准,才最致命!
亲,多关注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