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后,我都觉得大吃一惊,我竟然考虑的这么深刻?但是我又不得不记录下来,这是我今天下午跟同行的学员聊天时说的一句话,想来是真的感受到了一些东西。
早上吃完早饭,和同伴一起转了转文华的校园,一边忙着拍照,一边感叹于学校的设计与装修,自由的风格、舒适的布置和色调,让我不由自主地萌生了一种“想到这里来上班”的想法。我看到二年级的学生没有像我们学校的孩子一样,在楼道里跑来跑去,而是有序地、安静地走到教室,不慌不忙,从7:20到7:50,一直有学生在陆续进入教室,老师们也都在教室里陪着孩子早读,在此过程中,我能清晰的感受到一种轻松、恬静的氛围,就是那样一种感觉。
今天上午听了东明学校方校长和两位主任的演讲后,我对潍坊教育的认识又深刻了许多,对自己的职业成长之路又有了反思。
2013年参加工作的曹梦虹老师遇到了方校长,在方校长的帮扶和提携下,一步一个脚印,成长有痕。十年间,她从班主任到家庭培训师,再考取心理咨询师证,她一直走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快车道上,从“滤镜沟通”到“工具化流程”,她的家校沟通和育人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她在分享的时候,每隔几分钟就会提到“方校会怎么指导引领我”,我想,这就是师傅的力量。但我以为,这更是遇到良师后自由的成长与飞翔!
卢主任作为级部主任,管理着一个700多师生的级部,从级部文化建设、教师团队建设、学生自主发展、家校社共育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和实施过程。我在听的过程中,就一直在想,表扬的力量真的可以这么强大吗?我怎么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还是感觉不明显呢?我也知道,榜样力量、光环效应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一定是我做的不够多,实践的不够好。所以,我想回去以后,一定把各种表扬、各种榜样人物评选往深处做,形成氛围。
方校长的演讲让我大开眼界,管理着九百多名教师和一万多名学生。他实事求是的精神让我佩服,在面对安全检查整改的时候,勇于承责,更敢于大胆质疑,委婉辩驳,显示出校长的担当与智慧。在处理学生磕掉牙的家校矛盾中,坚定立场,服务师生,彰显育人情怀。更让我佩服的是,他对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视和培养,今天,他让两位主任做分享就是最好的成长!
文华小学的“看见”文化,让我感动了。这是一种尊重,让人感受到自由,更是一种幸福,将会走向民主。学校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幸福生活能力的人”为目标,培养四种气质—身心舒展、责任担当、思想自由、行为自律。郑校长特别提出了学生观:1.学生之间没有差距,只有差异。2.学生是在错误中成长。多么真实的表达!多么真切的回答!
当我在纠结于学生怎么教都教不好、纪律难管理的时候,他们在寻找孩子的差异,发现和放大孩子的优点;当我天天批评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啥也不是的时候,他们在包容孩子的错误,并为孩子指明改正的方向与方法。这就是差距,认知的差距。突然想到荣格的那句话:你的归因方式决定了你的认知层次,你的认知层次决定了你的行为方式。所以,改变认知吧,否则,我将被淘汰!
当郑旭校长用沙哑的嗓音做分享的时候,老师看见了,为她递了一杯水。都说细节决定成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她们一定会走在成功的路上呢?
我今天看到了学校文化理念带来的自由和民主,百年前,一代大师陈演恪曾写下“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与君共勉。